,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司法者的首要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耿青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2022-09-30 15:39

为民司法者,公平为首,正义为要。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女干警,到胜任多个岗位的“全能王”;从抽丝剥茧辨是非的审判员,到执行一线的“拼命三娘”;从“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3个春秋,一路走来,耿青始终把“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法律增辉”扛在肩上,融入日常。

耿青在开庭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

(一)

这一次的北京之行,耿青注定终生难忘。

8月30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今年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项表彰。

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耿青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并作为受表彰人员代表上台领奖。

一时间,家人、同事、亲戚、朋友,甚至曾经的当事人都纷纷发来祝贺信息,打来祝贺电话。

这莫大的荣光是对她23年心血汗水、勤恳辛劳的肯定,是对她秉公持正、为民司法的最高褒奖。

“接到要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兴奋着、激动着、期待着,但最激动的还是表彰大会当天。”回忆起当日的情形,耿青至今难掩激动之情。

8月30日一大早,耿青早早起床梳洗、整理,准备参会事宜,一遍一遍检查自己的证件是否带齐,在确认无误后才放下心来。

9时,耿青和其他受表彰人员集中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

十几分钟的车程,耿青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心绪纷飞,她一遍遍想象着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想象着见到总书记和受表彰时的热烈场面,稍稍平复的心情一下子又紧张兴奋了起来。

11时,习近平总书记步入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总书记好!”顿时,场内爆发出经久热烈的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向大家挥手致意,当总书记走到我身边时,我特别激动兴奋,使劲鼓着掌。”耿青的位置在第1排第38号,可以更加直接感受到领袖的神采。

表彰大会上,耿青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是第二组第一个走上领奖台的。作为“领头人”,她精神饱满,昂首挺胸,面带笑容,迈着自豪的步伐阔步走上领奖台。

“激动、自豪,当时就想着一定要精神抖擞走上去,展示我们宿州公务员的良好形象。”说到当时的状态,耿青笑了。

“这是奖章和证书,这是参会证件。”耿青向记者一一展示北京之行的收获。“这枚奖章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耿青说。

“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时代,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也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耿青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接续奋斗,自己定会走好走稳司法为民之路。

8月30日上午,耿青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大会并上台领奖。

(二)

从北京返回后,耿青迅即回到工作岗位。

“耿庭长,忙着呢。”

“是啊,明天要开9个庭,把卷宗再看一遍。”

走进耿青的办公室,她正埋头阅卷。听到记者的招呼声,她从堆积的卷宗中缓缓抬头起身,满脸笑容地接待记者。

“明天庭审安排得满,趁现在有时间再熟悉一遍案情。”合同纠纷、家事纠纷、人身损害赔偿……各种类型的案件材料整齐码放在桌头,耿青一边阅卷,一边做着笔记,着重标注争议焦点。

“对我们来说这是卷宗,而对当事人来说就是人生。我们快一点结案,群众心中的石头就能早一日落地。”作为法官,不论案件大小、难易,耿青都谨慎对待,认真办理。

工作中,耿青为民奔走,兼顾法、理、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13年,在一起劳动争议纠纷中,当事人诉请追索养老金,该案系企业改制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本不属于法院管辖。虽然可以驳回起诉,但当事人即将退休,且身患多种疾病,如果社保金缴纳中断,则影响其后续生活。

了解事情原委后,耿青当即决定帮她把事情办好。

“事情既然被我遇到了,我就要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当时,已怀孕7个多月的耿青,不顾“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找法律、问政策,带着当事人跑社保局、改制企业、主管单位,积极做各方工作,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耿法官,谢谢你,帮了俺大忙,今后的生活终于有着落了!”看到缴纳中断的社保金恢复续缴,当事人喜极而泣。

自1999年进入市中院工作以来,耿青先后在刑一庭、民三庭、民二庭(期间挂职埇桥区人民法院任副院长)、执行庭(执行局)、民一庭任职,共审结刑事、民事案件2000余件,承办执行案件429件,执行到位金额超13亿元,结案数、结案率、调解率均位居全院前列,尤其是2015年、2016年、2020年和2021年,结案率均为100%。

是什么让她23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使命,为民主持公道?是胸前的天平,是头顶的国徽,是披上法袍行使司法权的责任,更是当事人期盼的目光。

“耿庭长做事雷厉风行,办起案件来还特别有韧劲儿。”市中院民一庭副庭长吴昊彧说。

“工作是靠人干的,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完不成的任务。”耿青这样认为。

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酒后开着农用三轮车剐蹭了邻村的一位老人,导致老人重伤,而自己也因躲避导致翻车受了重伤。

在拍卖了肇事的农用三轮车后,仍有几十万赔偿款无力偿还。但老人一家不理解,认为对方肇事,拿钱治疗天经地义,既然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就得执行到位。

“网络查询,线下走访,全面调查肇事者的财产状况,我们穷尽了所有执行措施依然一无所获。”耿青找到老人的儿子,把采取的所有执行措施都一一告诉了他。后又带其到村委会和肇事者家中,了解到肇事者家庭确实困难,肇事者本人也需治疗,的确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而看着老人亟需治疗,又因家庭困难无法承受高额费用,耿青多方努力主动为其争取到了5万元救助资金,解了老人一家的燃眉之急。

“让老百姓满意,让当事人满意,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法官的标准。”作为一名法官,无论是开庭审理,还是庭下调解,抑或现场执行,耿青都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展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怀。

在一起房屋腾退执行案件中,耿青把已经腾清的房屋交付给申请执行人。

(三)

法官这份职业是神圣的,也是艰辛的。

2018年4月,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打响。耿青被调入执行局任副局长。从之前坐庭断案的“裁判员”,转变为冲锋一线的“战斗员”。

执行工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繁重与艰辛。

这是其中一天耿青的执行工作节奏:14个小时忙碌、28批次接待、8个执行现场辗转……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被执行人不配合、阻拦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言语攻击、侮辱执行干警,并以极端方式威胁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执行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耿青的身影;哪块“硬骨头”难啃,她就主动请缨。面对腾房清场、涉金融案件执行等“老大难”问题,耿青总是主动扛责上肩。

在一起拍卖房屋被强占的案件中,被执行人母亲百般阻挠,多次拿出煤气罐、敌敌畏阻碍执行。“让我们搬走就是不行,没了房子我们住哪?政府不能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老人情绪激动,言辞激烈。

耿青临危不惧,快速反应,一边指挥法警稳控住现场秩序,防止老人做出过激行为,一边慢慢靠近老人。

“大娘,您的心情我们理解,您的难处我们也会充分考虑,您先冷静冷静,有话咱们慢慢说。”耿青柔声说道,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耐心解释、劝说。

“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现在就来想办法解决您的后续住房问题,一定让您有房住。”生计问题是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耿青提出采用支付房屋租金的方式来解决。

经过解释、劝说,老人终于放下戒备,同意了耿青的方案,涉案房屋顺利执行。

“胆大心细,不怕危险,冲锋在前,现场指挥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很强。”市中院执行局执行处处长刘小宝经常和耿青一起出执行现场,印象最深的是她敢挑重担的勇气和不服输的干劲。

“每次执行前,耿青姐都会带着我们分析案情,制订执行方案,充分考虑执行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前制订应对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市中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李孟介绍。

“作为党员干部,面对危险就要挺身而出,特别是碰到疑难复杂案件时,更要带头,不能退缩。”耿青表示。

2020年年初,一场疫情突如其来,线下活动受限,企业经营困难,执行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给企业‘雪上加霜’,我们就要给他们‘雪中送炭’。” 耿青说。

耿青带领团队敏锐地转变执行思路和方式方法,以“退一步想”求“进一步为”,大力开展“发挥执行职能,助力‘六稳六保’”专项活动,推行活封活扣、执行和解、信用承诺机制,给企业“喘气”机会。

在一起8000万元涉金融案件中,某开发公司将工程项目2处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产抵押贷款,后资金链断裂无法清偿,银行申请强制执行,承租涉案商铺的8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搬迁,购买抵押土地地上住宅的2600余户购房人不能办证。

为维护众多案内、案外人的权益,耿青多次组织调解、现场勘查,协调当事人议价拍卖,推动财产变现,一举兑现银行大部分债权,使广大购房人拿到了房产证。同时逐户走访承租人,耐心劝导和帮助腾迁,并促成由当事人给予一定补偿的方式和解迁出,顺利完成所有商铺清场,实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法官不是办案的机器。耿青常教导团队干警:司法要有力度,要能震慑不法行为;司法更要有温度,要能温暖群众心窝。

在上述执行案件中,为帮助其中一家经营超市的商户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耿青积极与城管等部门沟通协调,为其争取2天时间,允许其在超市门口摆摊尽快处理产品。这一体贴之举,让商户既感到意外,又分外感激。

“做法官很累,累到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做法官也很快乐,快乐源于一个个纠纷化解、权益兑现的成就感、荣誉感,源于案件当事人发自心底最真诚的理解和称赞。”耿青说。

这就是执行工作,很多案件要经历多次勘查现场、找寻被执行人、查找财产,这些都等不得、慢不得、更拖不得。即使再忙再累,耿青都会坚持,更会干好。

“因为执行工作是真正为老百姓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把一纸判决兑换成真金白银,最终解决矛盾的重要方式。”耿青说。

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耿青用脚步丈量执行之路,用汗水滴灌信仰之花,全心全意践行着司法为民理念,书写着新时代人民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四)

为民司法,公正廉洁是底线。

这些年来,耿青把“正己正人、善始善成”作为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座右铭,每走一步都小心谨慎,决不因私利和亲情而倾斜法律这杆公平秤,拒绝一切吃请送礼、打探说情,努力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真正把案件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一天晚上,耿青加班到10点多,快到家的时候,一名当事人突然跑过来,拉开她的手提包,塞进一叠钱,撒腿就跑。听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此人已冒雨等了6个小时。

耿青心中五味杂陈:“她这是对我工作的不信任,还是对国家法律的不信任?是不是我工作中有什么不当的言语或行为,抑或是我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才会让她有这样的错误认识?”

拖着疲倦的身躯,耿青寻亲访友多方打听到她的住址,连夜将钱送到她家中,耐心沟通,可她仍不肯将钱收回。最后,耿青斩钉截铁地告诉她:“你如果不把钱收回去,我立即上缴纪检部门,并且主动申请回避,退出案件的办理!”

见耿青态度坚决,不容置疑,这名当事人只好收回,并叹服地说:“我的案件就要你办,输赢我都认了 ”。

刚正不阿称磊落,纵使风口何须惧。“作为一名法官,一言一行都在社会公众的聚焦之下,影响着法律公信力,决不可有丝毫的懈怠。”耿青说。

这件事给了耿青很大的触动,让她深刻感受到群众法治意识亟待提升,只有让法治信仰厚植于民心,群众才会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

于是,在办案之余,耿青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手中大量的案例,将专业的法言法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向百姓释法普法,企业、社区、机关,处处都有她普法的身影。

2013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组与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选拔“法官解案”系列节目主讲人。还在产假期间的耿青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案例、写稿件、录视频,仅用一天时间就制作完成了一个时长10分钟的小作品。

无心插柳柳成荫。好消息传来,凭着良好的个人形象,过硬的心理素质,出色的言语表达,耿青顺利通过初审,后经多轮试讲和面试,2015年成功与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签约,成为《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之一,参与“法官解案”系列节目录制。目前已成功播出3期节目,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

“更让我欣慰的是,一些陌生观众看了节目,出于对我的信任向我咨询一些法律知识,能在国家级宣传平台上为观众讲法释法,是我的荣幸,也是一名法官的责任。”耿青告诉记者,近期央视又向她发出邀请。

“我很喜欢这个平台,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我会继续站上讲台,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有了前几次的成功尝试,耿青对今后的录制更有信心。

一名好法官就是一张行走着的普法名片。普法宣传教育需要树立品牌,打造亮点。

2016年,耿青法官工作室成立,这是安徽省首批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通过这个设在基层社区的平台,耿青坚持义务向老百姓提供法律帮助和法律咨询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社区群众的点赞。

(五)

全力为百姓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些年,工作占用了耿青绝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在执行局工作期间,最忙的时候,她曾连续6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

恰巧那段时间她的爱人作为选派帮扶干部,驻村扶贫,年幼的女儿只能交给年迈的婆婆照顾。每当耿青深夜回家时,孩子早已进入梦乡,而早起上班时,孩子还未睡醒,一天中母女俩难有机会说上话。

女儿想妈妈了,就趴在阳台上四处张望妈妈的身影,有时还会打电话埋怨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期盼的眼神和稚嫩的声音无不透露出对妈妈陪伴的渴望。多少个夜晚,等不到妈妈回家,女儿含着泪进入梦乡。面对女儿的小小心愿,耿青只能偷偷抹掉眼泪。

“上班时间,是找不到耿青的,电话打过去时常无人接听。”耿青婆婆告诉记者,耿青太忙了,根本没时间管家里的事,久而久之,家中有事也尽量不去打扰她。

2017年11月的一天,耿青正在四川出差,夜里孩子高烧不退,并伴有咳嗽呕吐,折腾了一夜,为了不让她分心,老人瞒着她,轮流送医照料。待耿青出差回来,孩子已经好了大半。为人父母,怎能不牵挂孩子。知道真相后,耿青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多年来,组织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则给了我无穷的动力。”耿青常说,父母支持她,婆婆善待她,爱人理解她,家庭是她的坚强后盾,使她更加安心、更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

点滴付出,汇聚精彩。耿青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安徽省“百姓心中的好法官”“执行攻坚百佳干警”等称号,并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人民法官工作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业、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

“人民法官捍卫正义的不灭信仰让我对审判工作怀着无比的热爱,也督促着我不要停下脚步,坚持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望向远方,耿青眼神坚定,言语铿锵……    记者 付雪芹 刘春艳

责任编辑:丁曼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版权所有: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