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评论  > 拂晓时评  > 正文

普及急救知识 筑牢生命防线

2025-07-15 10:15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作者:商农

近日,我市举办“救在身边·市直先行”应急救护进机关行动。通过播放相关宣传视频,现场开展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应急救护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生命无比宝贵,可是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有人突发疾病,昏迷不醒;有人被异物卡喉,无法呼吸;有人遭遇车祸,身体受创……如果此时无人搭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可能就此凋零。

无人搭救并不代表大家都冷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应急救护技能,导致不敢上前施救。因此,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很有必要,这既是维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兜牢“安危冷暖”底线民生的题中要义。国家政策层面给予大力引导和支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及以上。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目的是让更多人掌握自救互救的一技之长,应坚持目标导向,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等,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贴心的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讲透心肺复苏术、包扎止血、气道梗阻处置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急救知识,打牢关键时刻勇于施救的理论基础。

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对于应急救护领域来说更是如此。当自己或他人遇险,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护佑生命就成了“纸上谈兵”。模拟不同场景开展实战演练,多让群众动手操作,如此,就能让群众真正掌握自救互救本领,在险境中敢于出手拯救生命。

揆诸以往群众性急救案例,无论是个人还是他人遇险,急救设备必不可少。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大资源投入,让急救箱(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无处不在,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急救设备的“一键查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文明风尚,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近年来,从评选表彰“十大最美救护员”,到为施救者提供法律保障,从举办应急救护大赛,到强化培训,壮大持证救护员队伍……都是鼓励引导更多人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成为拯救生命的“急救英雄”。

陷入险境往往就在一刹那,开展应急救护不仅是随时随地,更要与死神赛跑,这就决定了急救不仅需要专业力量,也需要社会力量。完善制度机制、搭建平台载体、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加强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就能让更多人在险境中敢救、会救,以凡人善举点亮生命之光。

■ 商农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