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小庭院”焕发大活力
人间四月,草木葱茏。去近郊的乡村走一走,经常能遇见绿意盎然或花开满园的农家庭院。这些农家小院,不仅扮靓了农村的人居环境,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池春水”。
“方寸之地见真章”。农家庭院虽小,背后涌动着的经济动能却不容小觑。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写入“庭院经济”,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均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
庭院经济与连片种植、园区化养殖、工厂化加工等经济形态不同,往往是农户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内或房前屋后的闲散场地为空间,从事小规模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及相关服务,并获取一定的经营收益。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看似规模很小,但如果放到一个村、一个乡,甚至一个县,就可以汇聚成特色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且,农户在院落里种点蔬菜、水果、花卉,或是放些带有地域色彩的农村老旧物件,既可展示乡村文化,让乡愁有了情感载体,也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助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让“小庭院”焕发出“大活力”,需要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相关部门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和优惠的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建议以乡镇为单位统筹规划,整合相邻村庄庭院资源,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如连片花卉种植带、手工艺品加工区等。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农业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品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要通过多元化销售渠道,让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可定期组织农产品展销会、举办乡村文化节等,集中展示和销售庭院经济产品;培育本土主播,借助电商平台,缩短流通环节,让产品直接触达消费者;注册统一的商标,将分散的庭院产品集中分级包装,对接商超、餐饮企业等大宗采购渠道;与城市社区合作,通过有机蔬菜箱、手工艺品礼盒等方式,开展会员定制服务。
与此同时,要推进农文旅融合,结合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庭院采摘、农耕研学等体验项目,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城市消费群体和外地游客前来,让一座座庭院变身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和乡村和美的风景线。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四链”融合聚势 科技创新赋能 04-22
-
2杨军调研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场馆建设工作 04-17
-
3百亿算力产业集群破局的“百度”答案 04-17
-
4宿州12家产业创业园入选省级示范园名录 04-15
-
5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04-15
-
6百度人工智能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