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飞地”助力 发展向“新”求“质”
安徽海尚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是萧县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该企业销售工业变频器65万台,年产值达到1.5亿元。经营效益飘红的背后正是借助“科创飞地”突破了人才、技术瓶颈,实现了“借梯登高”。2023年,萧县在上海市松江区G60松江·中安科创园设立“科创飞地”。随后,该企业在此开设了研发中心。由于地处一线城市,招引高端人才就有了先天优势。人才迅速到位、科创持续加速,企业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创设“科创飞地”成为各地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一招。“飞地”,顾名思义,是指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不和本区相连的土地,就好像一块地飞到了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冠以“科创”名号,重点通过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聚集,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变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创飞地”打破的是行政区划限制和物理空间阻隔,最大限度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创动力。
当前,宿州正在深耕“5512”产业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发展“飞地”经济恰恰是一条行得通的现实路径。省内其他城市已经有所作为,阜阳、淮北、芜湖等地市纷纷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建设“科创飞地”,打造“研发在一线城市、成果转化在当地”的创新生态。宿州也不甘人后,去年就在杭州市布局建设首个“科创飞地”,引导本土企业对接杭州的科创资源,通过“孵化在杭州、转化在宿州,研发在杭州、生产在宿州,招人在杭州、用人在宿州”的发展路径,深度拓展两地共赢发展新空间。
集聚和共享是“科创飞地”的鲜明特质。集聚的是先进生产要素,共享的是创新成果。作为“飞出地”的宿州更应积极主动作为,充分激发“科创飞地”的硬核实力。通过制定明晰的规划、出台优惠的政策,提供便捷的服务,不断优化“科创飞地”运营机制及孵化模式,为优秀企业和团队开展研发攻关、创新创造提供一流的发展环境,让借梯登高的“梯子”更加牢固。
一线城市是创新发展的高地,孕育着产业发展风口。迎着风口振翅,扎根高地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各方在交流合作、服务保障、成果转化等方面谋深谋实,破解堵点卡点,一定能推动“科创飞地”运维提档升级,打造更多的科创新模式、新场景,让技术的“金种子”结出产业硕果,增添高质量发展向“新”求“质”的新动能。
■ 商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国内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在宿落成 03-17
-
31-2月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13155户 03-14
-
4宿州市多渠道拓岗位促就业 03-13
-
5
-
6杨军接待信访群众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