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经济”窥见当代人消费变革
前几天等电梯,偶然瞥到一个小区二手交易群的二维码。进群后,发现里面大多是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交易物品自然极其生活化。每天,群里会不时冒出小红点。随手打开就能看到群里的热闹景象。大家把各种闲置物品拍图片发到群内,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之后互相进行交换或出售,小到一件玩具、衣物,大到家里闲置的童车、双人床等都能进行自由换购。
不同于闲鱼、转转等大型二手交易平台,小区闲置群以其特有的“500米社交半径”,催生出独特的环保范式。那些被淘汰的、过剩的物品在闲置群里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流转,既帮助业主收回一部分成本,也能更好地发挥物品本身的价值。这种消费理念的改观,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消费主义的变迁与务实。
观察二手交易,你会发现,在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买新不买旧”的“祖训”正在失效。只要供需对上了,那些越符合日常生活情境、越接地气的二手商品越容易成交。而且,小区闲置群里消费的符号意义已被大大消减,品牌溢价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压缩。
这种转变的发生,除了闲置群便捷的交易功能和丰富的社区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它契合了当代人新型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经济高速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与追求,更多更快的消费一度成为人们互相攀比的资本。然而,在消费主义浪潮中,即时性堆砌性的冲动消费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满足和价值,反而造成物品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新的消费需求大有“返璞归真”意味,追求共享简约成为又一轮潮流,这是时代浪潮的推演,也是理性回归的必然。
当然,小区闲置群作为新型商品业态,尚不完善,仍缺乏相关监管以及制度保障,甚至还隐藏变相推销或诈骗之嫌。因此,小区闲置群的规范首先需要业主自治,建立相关社区契约,保证价格公开透明,质量安全可靠,避免邻里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其次,社区、街道等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小区闲置群动态,一旦发现有不法行为应及时发出预警,让广大业主提高警惕,维护小区闲置群的诚信互助。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闲置经济兴起作为最新消费变化的一种显性现象,展现着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空间。未来或将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元化、更便捷的交易服务和创新创业机遇。
■ 权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 03-12
-
2宿州“强工兴产”2025版“路线图”出炉 03-10
-
3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义务植树 03-08
-
4杨军在埇桥区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03-07
-
5新质生产力“加持” 农业智慧又高效 03-07
-
6宿州市2150万元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到位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