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留白”,成长需要“呼吸”
章清
“叮铃铃——”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冲出教室,跳绳、打球、跳皮筋……这样的场景,不再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而是如今许多中小学的日常。新学期,多地中小学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30分钟大课间”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标配。看似只是“多5分钟”,背后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让成长回归自然,让童年充满阳光。
过去,“课间10分钟”常常被戏称为“无效休息”——去趟洗手间、接杯水,铃声就响了。如今,多出的5分钟,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当课间不再是“赶场”,而是“撒欢”,孩子们眼里的光更亮了,身上的汗更多了,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模样。“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长期困扰青少年健康,而延长课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晋江毓英中心小学自实施课间15分钟以来,全校学生肥胖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约3个百分点;青岛虎山路小学体测优良率达86%。更令人欣喜的是,运动的魔力不止于身体。当学生们以更好的体育成绩 “逆袭”,这份自信与快乐,是试卷给不了的;当内向的孩子在跳皮筋、丢沙包中与同学打成一片,社交能力悄然提升。课间延长,看似“让渡”了学习时间,实则换来了更高效率的课堂和更健康的成长生态。
有人担心:“延长课间会影响学习吗?”事实证明,学生上课更专注了,成绩不降反升。这恰恰印证了教育学的“番茄钟原理”——张弛有度的节奏,比一味“填鸭”更有效。教育不是把时间塞满,而是给孩子“留白”的空间。就像一幅画,留白处自有意境;童年也一样,课间的欢笑、汗水和自由探索,同样是成长的养分。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
-
3宿州市精准帮扶提升就业创业效力 02-25
-
4宿州市获1754万元省级水利补助资金 02-25
-
5宿州市去年确认见义勇为行为15件21人 02-19
-
62024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