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互助父母协议”传递社会正能量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是,父母出门在外时,要靠谁呢?最近一段时间,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在很多年轻网友中流行起来。
从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来看,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不少网友称,参与这一协议既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通过“你帮我父母,我帮你父母”的方式,为自己出门在外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鼓励人们在遇到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时,主动伸出援手。
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在出行、就医等多种生活场景中,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他人帮助。现实中,不少年轻人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背井离乡在外忙碌和打拼,对父母的亲情陪伴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助老风气。正因如此,“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受到不少网友的追捧。
其实,“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并非法律文书,无须对签署者进行强制约束。它更像是一种君子之约,依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爱,需要受助方和帮助方的共同努力和奔赴。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通过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以一种新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在践行“在外互助父母协议”的过程中,年轻人不仅强化了帮助老年人的仪式感,而且向全社会传递了一种正向的能量。
从网友发布的帮助老人视频来看,有帮助蹒跚而行的老奶奶提拎重物、教高铁上的老爷爷调整座椅靠背、为医疗自助缴费机前的老人耐心解答等内容。年轻人的一个举手之劳,就能为老人解决困扰,何乐而不为?而且,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并不是完全单方面付出,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得到其他年轻人的帮助。也就是说,如果有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就会有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从中获益,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就越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关爱老年人的行列,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氛围,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
-
2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暨“5512”产业发展推进会召开 11-12
-
3积极进取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宿州篇章 11-11
-
4前三季度宿州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3亿元 11-06
-
5前三季度宿州市城镇新增就业28409人 11-05
-
6宿州:前三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强劲增长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