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拂晓新闻网  > 评论  > 一得录  > 正文

“双十一”“套路营销”当休矣!

2024-11-05 15:37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王云​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大促已经提前开始。为更好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要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增强自身维权意识。

今年“双十一”的电商促销,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10月12日,京东启动预购活动;10月14日,天猫推出首轮预售活动,比去年提前了10天;各大平台的直播主播持续跟进,纷纷开启了“双十一”预售活动。然而,在热热闹闹的预售活动背后,隐藏着部分商家的促销套路。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好不容易凑够了满减金额并下了定金,结果付尾款时发现,比直接买还贵了几十块钱。从“尾款人”变成“韭菜人”,让消费者感到“很伤心”。

11月11日本来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从2009年开始,经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打造,成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最初的“双十一”促销,没有什么套路,就是全场打五折,消费者觉得合适,就直接下单。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及平台的加入,出现了“满减打折,越买越多”“先提价后降价”“预售限量吊胃口,原价商品照样买”等多种套路,令很多消费者感到眼花缭乱,直呼“看不懂”和“算不清”。

明明可以简简单单地促销,为啥偏要搞得那么复杂?答案肯定和利益有关。“双十一”各家平台的规则复杂且不同,这就让消费者很难进行比价。而且,对于同质量的商品,不同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很可能不一样。商家设置各种套路,就会导致那些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促销规则的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优惠的价格,而没有时间和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会草草下单,获得的优惠相对较少,商家就会赚得更多。

其实,老百姓买东西,图的是公平实惠,要的是货真价实。商家如用套路“糊弄”消费者,也许在最初的一段时间,能够带来一定的销售量。但是,一旦消费者遇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优惠0.5”的情况,就会觉得自己“遭人算计”,不愿意再参加类似活动了。最终的结果是,商家及平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总而言之,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希望商家不再以套路取巧,而是以诚信取胜。消费者购物时要多些理性,主动掌握一些反套路方法,有效防范消费陷阱。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起监管责任,创新治理举措,让消费环境更优,人们购物更放心更舒心。

■ 王云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