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让乡风更文明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评议会在埇桥区大营镇韩圩村村委会会议室内火热进行。村民们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畅谈身边的优秀榜样和好人好事,为自己心中的道德模范投票。据了解,该村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挖掘身边先进人物,加强正面典型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近年来,全市各地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搭平台、倡文明、树新风,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道德评议会、建设道德积分超市、打造“文化夜宵”等多种形式,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新时代,群众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归根到底是为了筑牢美好生活的基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崇尚科学、厉行节约,不搞物质攀比,倡导精神富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回归自然淳朴,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乡村更加宜居。
深化移风易俗,要靠宣传引导,更要靠实践养成。要充分发挥各地文明实践所(站)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宣传文明乡风的重要性,引导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各地要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民俗展演、体育比赛等,让广大群众在互动参与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激励引导大家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移风易俗的推动者,更应该是实践者,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将移风易俗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正确的导向和行为带动群众转变观念、破除旧俗、树立新风,让乡村在文明的浸润下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
马 竞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在砀山县、萧县调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10-12
-
2
-
3徐商高速公路宿州萧砀段项目获核准批复 09-28
-
4宿州新增2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09-25
-
5宿州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09-24
-
61-8月宿州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近9亿元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