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的“菜篮子” 拎出满满幸福感
日前,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我市多举措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平稳运行。今年以来,先后4次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营,切实保障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9月3日《拂晓报》)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逢年过节,肉蛋奶、鱼果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是很多老百姓关注的“心头事”。相关部门启动“惠民菜篮子”,确保市场供给充足、菜品种类丰富、价格运行平稳,能够让广大市民拎出满满的幸福感。
“菜篮子”关系群众一日三餐,菜价波动往往容易引发其他农产品价格联动。作为普通老百姓,大伙儿自然是希望能天天吃到平价菜。不过,“菜篮子”还连接着农民的“菜园子”,从播种、浇水、剔苗、施肥直到成熟,丰产来之不易。如果菜价过低或者出现滞销的情况,种植户的利益就会受损。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产销供应体系,科学引导蔬菜产业发展,让蔬菜价格在合理范围内运行,避免出现“菜贱伤农”或“菜贵伤民”的情况。
要想“菜篮子”拎得稳,就要田间地头产得出。有些时候,由于信息不畅,部分蔬菜生产者存在从众心理,看到别人种辣椒赚钱,自己就去种辣椒,别人种芹菜卖得价格高,自己也赶紧去种芹菜。如此一来,导致某些品种种植面积大起大落,菜价会被压得很低。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引导广大农户和相关种养企业做好生产规划。
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中间的流通环节也很关键。受天气变化、物流交通等因素影响,市场供需不可避免会出现波动。因此,要通过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搭建线上信息共享平台、有针对性地实施补贴等措施,并积极做好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和直采直供,确保“菜篮子”产品能够及时出村、上路、进城、上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保障“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的基础上,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让老百姓真正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可以建立溯源机制,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实现从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到超市、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全力守护老百姓的“舌尖安全”。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紧盯菜市场这一最具烟火气的民生场所,督促经营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打击缺斤少两、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真正让千家万户吃上“平价菜”“放心肉”和“新鲜果”。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杨军调研教育工作并看望慰问教师代表 09-10
-
2宿州市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85.89亿元 09-09
-
3宿州市财政下达水利项目资金2.72亿元 09-06
-
4“券”动市场热力值 激发消费新潜能 09-02
-
5宿州市“券”力出击 激活汽车消费引擎 08-30
-
6算力“突围” 乘“云”而上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