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炸街谁给的勇气?
为深入推进夏季整治行动,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秩序,宿州交警持续开展严查严管严处“飙车炸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非法改装车辆和各类交通违法实施高压监管。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本来在大街上正常开车或行走,突然一阵刺耳的轰鸣声从身后传来,让人猝不及防、不胜其扰,若躲闪不及,极易酿成不可挽回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宁静的夏夜,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机动车轰鸣声,划破夜空,挑战着周边居民的忍耐度及法律底线。
超速行驶,肆意穿梭、变道,载人翘车头。一些“炸街族”为了追求刺激,博人眼球,驾驶的大多数是经过非法改装的摩托车,在道路上肆意兜风炫技,无分酷暑寒冬,发出刺耳轰鸣声,不仅严重侵扰周边居民安宁,也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这些参与“飙车炸街”活动的不单有成年人,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他们的飙车炸街表面上追求的是个人的感官刺激,是飞驰的速度与激情,实则是侵害了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这种恣意妄为是将个体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必须依法从严打击。
其实,治理“炸街族”并不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的消声器和喇叭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此外,故意轰鸣竞速,严重干扰及影响他人正常生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寻衅滋事行为,面临行政拘留的处罚。可见,相关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但“炸街族”为何还会屡见不鲜呢?
“炸街族”之所以在很多地方常年存在,一是为了满足飙车族自身的虚荣心,二是一些网红主播的推波助澜,通过直播飙车炸街、竞速炫技等危险行为博得关注、点赞或打赏。但所有症结关键在于:因为约束和惩罚的不确定性,从而放纵了违法的冲动,以致于形成“破窗效应”,诱使更多寻求刺激者不断加入。
城市道路不是秀场,对“飙车炸街”违法乱象必须根治。首先,对非法提供改装机动车服务的汽修厂、修理店要严厉打击,必须将其纳入监管视野,对相关行业形成震慑。其次,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及时干预处置涉及“飙车炸街”行为的内容和主播。再次,公安机关也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惩处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只有全社会坚决对“飙车炸街”的违法行为说“不”,以法治之名让“飙车炸街”没有生存空间,才能共同维护安全有序舒适的公共交通环境。
■ 慕青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