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严控烟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宿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的首部控烟地方性法规,对推动无烟环境建设,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维护全民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控烟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吸烟、二手烟的危害,强化群众的控烟、禁烟意识,共同营造无烟的成长环境和文明氛围。如今在宿城,禁烟标识已经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吸烟有害健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被全社会高度认可。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法律是从严控烟的有效手段。截至目前,我国24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我市的这部《条例》共12条,主要规定了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禁烟场所和吸烟区(室)设置、控制吸烟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是一部针对性、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小快灵”法规。
以法治引领推动无烟环境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条例》在《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细化明确了七类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并进一步规定国家机关的会议室、办事厅等公共办公场所禁止吸烟。同时明确了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当履行的职责,并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等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由此可以看出,在场所、区域、个体等实施控烟的关键领域戴上法治的“金箍”,就能强化社会共治,筑牢全民身体健康的安全防线。
开展控烟行动是法治课题,也是文明考题。作为社会个体来说,应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和文明意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尽早掐灭“手上的烟头”。这方面,党员干部理应以身作则,带头落实相关法规制度,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维护公众健康作出应有贡献。
《条例》出台,让从严控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律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对《条例》的知晓度,真正养成守法守规的高度自觉。一方面优化工作机制、科学配置工作力量,让违法者感受到法律的硬约束,做到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 商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