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暑托”托起多彩假期
每逢假期,双职工家庭“托娃”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化单位、社区等牵头开办的假期托管班,不仅解了“托娃”难,让孩子有了好去处,而且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等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宝贵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好事、善事要锦上添花。“公益暑托班”开起来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怎么“托”得稳、“托”得好?还需要深层次考量。
“公益暑托班”从字面上理解,首先应该把公益性、普惠性放在首位。教育部表示,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公益暑托班”的主办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增强假期托管服务的普惠性,扩大其覆盖面和受众群体。部分公益性托管班在以前往往只对单位职工的子女们开放,而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要考虑将托管班影响范围向外辐射,照顾到普通群众子女,尤其需要帮助一些困难家庭,让大家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教育资源。
“公益暑托班”在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的同时,也要注重托管质效,避免形式大于内容,徒有虚表。首先,要对主办机构的资质进行前置把关。“暑托”必须要让孩子们有所收获,切切实实减轻家长们的负担。其次,要把精力放在服务内容上,制订周密安全的计划,帮助孩子们充实假期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开好“公益暑托班”,还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优势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和并联作用,让“暑托”这一公共文化工程在众人拾薪的集体力量下办得有声有色。
■ 曾庆芳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