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文化”点亮“夜生活”
7月22日晚,市文化艺术中心露天剧场座无虚席,2024年“宿州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第一场演出在这里精彩举办。舞蹈、合唱、非洲鼓、巴乌合奏等文艺节目依次亮相,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据7月24日《拂晓报》)
炎炎夏日,随着夜幕降临,一天的暑气开始慢慢消散。白天在空调房里待了许久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公园里、广场上,下棋、唱戏、踢球、跳舞等,尽情享受一段快乐时光。“宿州之夏”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戏曲、舞蹈、诗朗诵、器乐演奏等精彩的文艺节目接连登台,既满足了部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抒发了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为宿州美好的夜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夏夜看演出,既是文化消遣,又是纳凉新方式。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举办了“宿州之夏”“纳凉晚会”“博物馆奇妙夜”等文化消夏活动,在广场、景区和乡村大舞台等地,一场场文艺活动精彩上演,与浪漫的夏夜撞了个满怀。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群众文化骨干和文艺团队,繁荣了群众文艺创作,而且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让大家的夏日“夜生活”越来越精彩。
在繁星明月下共享文艺盛宴,感受到夏日里的别样“清凉”。笔者以为,这些文艺活动应该是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不仅包括传统的戏曲、音乐和舞蹈表演等,还可以是艺术品展览、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群众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参与到节目表演和作品创作中来,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同时不断提升文艺素养和审美能力。相关部门要统筹各方面力量,深挖本地文化特点,用“烟火”聚拢“人气”,打造文艺消夏“夜生活”的特色品牌,并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