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长盛不衰,靠什么?
近日,省商务厅公示的新一批安徽老字号认定名单中,我市有安徽达园粮油有限公司、安徽兴粮烧鸡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至此,我市安徽老字号品牌达20个,总数居皖北第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字号,往往伴随着一座城的历史、一代人的记忆,一段过往的情怀。从柴米油盐到茶酒酱醋,老字号涉及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饭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昭德轩sa汤,晚饭撕上一只骨酥肉烂的刘老二烧鸡,再抿上一口余味悠长的宿县头曲,眯眼来一句“真恣儿”,宿州人的一天总能被这些老字号们“照顾”得服服帖帖。俗话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这些老字号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归根到底靠的还是自家的独门绝技和产品过硬品质。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会吆喝。随着时代的演进,一些老字号慢慢被人们淡忘,有的甚至一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尤其在新一代年轻人眼中,这些老字号与市场中的其他新兴品牌并无不同。面对消费新趋势、新场景、新需求,老字号的“香”,不能抱着“一老永逸”的幻想,而是必须不断创新技艺、产品与管理模式,积极拥抱新时代,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老而弥坚、勇立潮头。
事实上,近些年,不少文化底蕴深厚的国货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为老字号提供了转型新机遇。130余年的吴裕泰售卖冰淇淋出圈、有着厚重历史的茅台联合瑞幸咖啡推出“酱香拿铁”,妈妈辈的永芳珍珠膏在直播间吸粉无数……通过跨界、联名、“触网”,一些老字号正在将情怀的“老酒”装进时代的“新瓶”,吸引更多人“喝下一杯又一杯”。
这些老字号“王者归来”,源于它们清醒认识当前的主要消费群体、把握消费新需求,和年轻人“玩”到了一起。针对需求愈发个性化,推出跨界联名的定制包装;聚焦想要吃得更健康的需求,研发低糖低脂的新口味;着眼消费习惯和渠道发生的变化,积极“触网”直播带货……通过一系列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推陈出新,一些老字号品牌成功探索出转型之路。
大浪淘沙,品质见真金。新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只有秉承守正和创新两条道路,主动出击、创新求变,把“老物件”玩出“新花样”,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让老字号越老越香,越老越有味。
■ 慕青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