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节水之功”需付“点滴之力”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爱水节水、保护水资源自然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连日来,我市相关部门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建强平台、做优内容,广泛开展宣教活动,在全社会汇聚珍惜“生命之源”的共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风尚,引导群众节约用水,争做水资源的“守护者”,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珍惜水、节约水、用好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2021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发布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从提升节水意识、补齐设施短板等方面进行部署,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之福,不可缺水。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持续增加。面对当前水资源现状,有些人却无动于衷,没有把节水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用水方面依然大手大脚,造成严重浪费。从这个方面说,缺乏节水意识甚至比水资源短缺更为现实而紧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是行动的动力。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爱水节水意识入脑入心,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向法规制度要约束,同样需要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涉水法规政策,普及用水节水基本常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珍惜水资源的浓厚氛围,推动“爱护水、珍惜水、节约水”成为文明风尚、自觉行动。
节约用水是个体文明素质的体现,更是不折不扣的社会责任。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水龙头没有拧紧,如果一秒钟漏一滴,一年便浪费360吨水。如果大家都对“长流水”视若无睹,对“滴不尽”司空见惯,那么汩汩清水迟早会有断流的那一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节水好习惯落实到点滴行动中。比如,随手关水、拧紧水龙头、收集净水机产生的废水冲厕所、洗衣服等,杜绝“跑冒滴漏”,做到一水多用。做好“节水之功”需要相关企业来助力。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算好“长远账”,积极引进节水新设备,用好节水新技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更好地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爱水节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杜绝“水到用时方恨少”,全民必须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付出“点滴”之力,积极践行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共同守护好“生命之源”,让源源不断的清水润泽万物、惠及万家。
■ 商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