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呼应”呼应民生
去年3月,按照省委部署,我市在用好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留言、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反映渠道的基础上,紧扣宿州实际,通过“宿事速办”平台,市人大《代表之声》、市政协《社情民意》、领导干部“四下基层”等群众诉求收集渠道,建立“民声呼应”问题线索数据库,形成“多渠道受理、一平台统筹、闭环式推进”的“民声呼应”工作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坚决做到“民生诉求件件有着落、群众反映事事有结果”。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解决一件又一件“关键小事”,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孩子上学近不近?老年食堂完不完善?生病就医报销多少……这些鸡毛蒜皮的“关键小事”往往是直接关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大事”。将心比心,方能以心换心。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才能充分理解群众的感受;顺着群众的视角,才能看到问题的症结。群众“烦”什么,党员干部就操心什么;群众“难”什么,党员干部就下功夫解决什么。群众需要时主动担当,群众困难时全力以赴,群众危急时挺身而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关注群众急难愁盼,才能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具体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载体,“民声呼应”是窗口,也是考卷。面对不断向前的发展大势,许多民生问题也逐渐成为过去式,但也同时涌现出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耐住性子、多动脑子,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兜底保障措施,打通民生堵点,纾解民生痛点,解决民生难点。要着眼体制机制建设,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在扎实解决具体问题基础上举一反三,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真正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权 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