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史馆筑起群众精神家园
近日,埇桥区时村镇陈村村自筹资金打造的陈村村红色村史馆建成投入使用。陈村村坐落于埇桥区时村镇东北部,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庄却是一处充满历史回响、见证英雄足迹的红色热土。抗日战争时期,该村34位热血青年从这里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拯救民族危亡,为了劳苦大众,他们敢于斗争,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涌现了朱友超等13位革命烈士。对于这个英雄群体,作为烈士家乡的陈村村民们一直没有忘记,始终引以为豪,年年组织英烈祭扫活动。为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该村自筹资金深挖红色资源,建设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村级红色村史馆。
笔者认为,陈村村红色村史馆的建成除为广大党员群众打造新的精神家园,还应与过硬支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让红色村史馆真正成为一座乡村振兴的红色堡垒。
带动建设过硬支部,激发创业热情。以红色村史馆为主阵地,村党支部可以多组织开展“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活动,邀请村里老党员、老革命到村史馆讲解红色历史,并不定期开展党性体检、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
带动建设美丽乡村,增进文旅融合。遵循“红色与美丽互彰,史馆与乡村相融”的原则,把红色村史馆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配套抓好路、墙、亭、馆等要素建设提升。依托红色文物资源,着力打造以传统红色文化、民俗风情、家风家训、历史典故、乡贤名人为主题的红色村史馆,注重建立情感连接、传承集体记忆,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带动建设乡村文化,助推文化振兴。持续打造“不上锁的村史馆”,利用节假日组织大中小学生、返乡人员等广大群众到村史馆接受红色教育,并开展座谈讨论,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让红色村史馆成为深化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精心策划“村史馆里过大年”、书画摄影展、党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既传承了红色基因,又弘扬了新风正气。真正使党员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建好一个馆、带强一个村”的效果。
红色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记录着一个村庄的现在,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紧扣乡村实际,着眼群众需求,在建好用好村史馆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红色村史馆真正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为营造文明乡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
■ 李华勋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