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节 架起文化新“鹊桥”
又是一年七夕至,金风玉露相逢时。在这个传统的充满浪漫气息的日子里,不少年轻人都会争相选择结婚登记或者举办婚礼。与此同时,鲜花、美食、珠宝等商品也迎来一个销售小高峰。近几年的七夕节,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为相伴多年的爱人准备七夕礼物,不少闺蜜之间也会通过互送花卉或饰品表达爱意和祝福。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节等,有乞巧、晒书、观星等习俗。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七夕的佳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等等。正因如此,七夕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厚重、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
七夕节在我国绵延数千载,其隆重程度曾经堪比春节。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七夕这个传统节日沉寂了有一段时间。如今,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进程,七夕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每逢七夕这天,我们可以在不少广场、公园和景区看到,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用互赠礼品、分享美食等方式,寄托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场景,在国外街头也经常出现。七夕节,已经成为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抒发民族自豪感的特殊日子。
与此同时,人们庆祝七夕节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中,有人会专门抽出时间来,陪着爱人去看一场电影或吃一顿烛光晚餐;有人会备好爱情信物,在公共场所求婚;还有人会暂停工作,和伴侣一起游山玩水;一些社区和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开展手工制作等。
可以说,七夕节不仅仅是“中国情人节”,更是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节日。情感需求、民族文化、创新热情和民族自豪等,让这个传统节日得以更好传承和延续发展。在当前全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七夕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庆祝七夕节时,要立足历史、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挖掘这个节日的文化底蕴,并找到其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努力讲好七夕故事,彰显七夕文化的新时代魅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定大家的文化自信。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