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华丽转身” “颜值”与“内涵”需兼具
今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象为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经城区及各县政府摸排统计,我市符合国家改造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共475个,其中城区287个、下辖四县188个。2023年计划改造35个。(7月12日《拂晓报》)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回应着老百姓的期待,承载着居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众所周知,老旧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居住人口千差万别,存在问题往往不一而足。比如,有的小区管理混乱,违章搭建、私拉乱接、乱堆杂物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小区基础设施不全,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无法解决;有的小区环境脏乱、管网渗漏、消防通道堵塞,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此等等。
小区的居住体验怎么样,居民最有发言权。改造老旧小区,并非简单地拆与建,而是在改造的全过程都要走好群众路线,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真正让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花到“刀刃”上,成果改到群众“心坎”上。如今,一批改造成功的老旧小区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外立墙面焕然一新,小区环境干净整洁,电路管网规整有序,充电停车方便安心。
但是,随着城市发展逐步由扩量进入到提质阶段,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停留在改善人居环境上,还需要向优化城市功能、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处延伸。因此,除了环境整治、完善配套设施等,还应考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配建公园绿地,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增加老年助餐服务点、安心托幼机构等适老化和适儿化改造等。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栋栋改造过后的房屋,也是每个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港湾。老旧小区有了“颜值”,还需要有“内涵”。倘若缺乏了行之有效的后期管理维护,不仅“颜值”会下降,“内涵”也会随之消散。所以说,改造后的小区必须要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道路,引入物业公司实行规范管理,完善小区业委会体系,积极发挥老党员、老教师及志愿者团队的引导解困作用等。当老旧小区从“脏乱差”变为“齐净美”,老百姓从“有房住”变为“住得好”,那么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握紧“稳稳的幸福”。
■ 权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