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书香浸润心灵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高位推进、整合资源、统筹调度,高质量完成30个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任务,努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月12日《拂晓报》)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千百年来,倡导人们读书的箴言警句数不胜数。孙康映雪、车胤囊萤等历史典故,也在向人们昭示即使生活困顿,阅读也能让人积蓄拼搏向上的动力,获得长久的满足。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的好处毋庸讳言,读书让人获取知识、拓宽眼界、收获成长。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各种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当生活的智者和工作的赢家。有论者认为,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坚持毕生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稻粱谋,也不无道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过一种人生。而书中有千种人生,万般滋味。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分享先贤圣者观察世界、体察人生的种种心得,可以极大地延伸和升华自身的生活方式,让内心变得充盈而强大。
阅读也是一件苦差事。凡事有所成者,必定是对阅读如饥似渴和孜孜不倦的。真正的阅读不是消遣式、碎片化的浅尝辄止,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很可能也不会得到及时反馈,但是,阅读绝不会辜负任何为之付出努力的人。正如哲人有言:“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我的改变也是如此……”
阅读不是一个人的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助力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继而构建书香社会,就有了具体实现路径。相关部门要“软硬”兼施,一方面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更多的阅读空间和场景,让公众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举办诸如“读者日”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推动“爱读书、读好书”理念扎根人心、付诸实践。
■ 商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