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叶过度包装现象说“不”
清明节前,市场迎来一波新茶上市高峰。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茶叶过度包装的问题依然凸显,不到150克重的茶叶被装进各式精美漂亮的罐子、瓶子,内垫泡沫、隔板,外套纸盒,包装比茶叶重好几倍甚至十几倍,“茶叶2两、包装2斤”现象多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饮茶爱好者众多。又是一年春茶至,当人们满心欢喜地到市场上寻找心仪的茶叶时,却发现不少商家在茶叶过度包装上竟然下足了功夫,让消费者承担不必要的费用,影响了购买体验和对品牌的信任度。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会影响茶叶产业的形象,还有可能增加“节日腐败”“人情腐败”风险。因此,我们要对茶叶过度包装现象说“不”。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通过多管齐下让过度包装成为“过街老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将于今年9月起实施,该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括茶叶、酒类等。要督促茶企以新标准为抓手,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产生,让商品轻装上架;加大市场监管和检查力度,对明显存在过度包装行为的经营者进行处罚;严查茶叶过度包装背后的腐败问题,并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负面影响进行宣传,向老百姓倡导“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理念。
对于茶企自身而言,适度包装可以更好保存、运输和销售茶叶。但是,过分重视茶叶的包装,往往会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推动茶叶不合理涨价,还可能会产生轻视产品质量的现象,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茶叶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应明白,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要杜绝华而不实、空有其表的“面子”,重视提升产品品质、口味等“里子”。建议根据不同茶叶品类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在外观设计上,尽量做到简约大方,并增加一些本土文化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作为普通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崇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铺张浪费的现象。在选购茶叶时,不看“颜值”看质量,主动向过度包装现象说“不”。同时,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商家的过度包装行为,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轻简包装成为新风尚。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