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停靠”让绿色出行更便捷
从3月22日起,我市5路、12路、26路、27路、36路、51路6条公交线路,为乘客提供“视情停靠”服务。车内乘客可提前按下后门处的下车按钮,提醒驾驶员到站停靠。若车内无乘客按铃、站点无乘客等候、站点无其他公交车停站的情况下,车辆将减速越站通过,不再停靠。相比现行逢站必停的公交运营模式,“视情停靠”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是宿州公交坚持“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公交服务的又一举措。
公交车是一座城市的流动风景线,也是引领低碳出行的重要方式。公交服务的品质不仅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够彰显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宿州公交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部分公交车线路推出“视情停靠”服务,可减少“站站停靠”带来的资源浪费,缩短市民的出行时间,实现更加的精准服务。然而,这项好的服务举措要发挥出最佳效果,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做到有速度更有温度。
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视情停靠”服务的知晓率。一项新的举措能够快速实施,让更多的人知道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消息、公交站牌张贴宣传海报、公交车电子屏滚动字幕等方式,让广大市民了解公交车“视情停靠”可节约出行时间、具体提供这项服务的公交线路、车内乘客下车要按铃等相关信息。还可以针对老年人、小学生等一些经常坐公交车的群体,联合社区和学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让他们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视情停靠”服务。
其次,要做好相关线路公交车司机的培训工作。在提供“视情停靠”服务的公交车上,与乘客直接接触的司机非常关键。司机的言语和服务态度,可能会影响到乘客的感受。在这项服务推行之初,一些乘客可能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一些疑问。因此,公交车司机应耐心做好乘客解释和提醒工作,不能认为这条线路已经实行了“视情停靠”,就在车内无乘客按铃、站点无乘客等候时直接将车开走。尤其是对于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要及时提醒其下车,避免因乘客坐过站而产生纠纷。
在“视情停靠”服务措施推出一段后,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可以通过走访司机、在公交车上设置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司机和乘客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归纳整理,适时调整公交线路、优化服务内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举措能够给更多的市民带来方便和温暖。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