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童年困在手机屏幕里
近日,多篇报道聚焦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乱象。“儿童如何科学使用智能手机”这一话题再次引发讨论。
最新数据显示,单就农村地区来看,互联网普及率升至61.9%。孩子“触网”越来越早。对于留守儿童家庭而言,智能手机提供了远程陪伴、感情联络的功能,也为留守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窗口。
然而,智能手机带来的隐患不少。面对游戏和短视频,留守儿童沉迷其中导致精力涣散、成绩下降;祖辈隔代管教力不从心,“不愿管”和“管不来”时常滋生矛盾。对久居村庄的孩子而言,智能手机的吸引力只会更强,需要多方介入进行监管。
应对智能手机的弊端,需要堵疏并用。最严“防沉迷”规定实施已逾一年,服务商也陆续推出“青少年模式”,旨在培养健康的使用习惯。近日,广电总局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指出“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方面对未成年人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亦有部分平台尝试将《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等丛书制成短视频,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知识。
儿童社会化是人格培养和社会关系塑造的重要环节。在家庭中、学校里、伙伴间以及网络上,孩子逐渐学习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若将网络人格过度带入生活,可能造成社会行为的失范。我们不仅担忧孩子的成绩与健康,更期待他们成长为“多向度的人”。智能手机不应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
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意义深远。低头玩手机的孩子们本就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应该享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默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