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点赞
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日前在上海开放大学结业,共吸引来自上海18所高校、21个专业的约200名大学生参训,其中半数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这是上海首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养老社会工作者培训,希望青年学生了解养老行业,了解养老社会工作岗位,为今后择业奠定基础,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业。(据12月7日《工人日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养老服务需求不再局限于看护照料,而是扩展到老年人的“身、心、社、灵”等多方面。与此同时,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也让养老服务产业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因此,加强养老服务从业者队伍年轻化和专业化建设非常必要。
养老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进老年人的福祉。但有统计表明,现今社工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从事本专业的概率仅为15%左右。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养老社会工作者培训,鼓励广大青年人尤其是社工专业学生投身养老服务业,不仅能够为养老服务业储备人才、解决用工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帮助部分社工专业学生完成就业,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过,社工专业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而且对于养老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想要发挥社工在养老服务业中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还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养老社工的服务水平。社会的发展对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照料护理老人的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与老人进行沟通,鼓励老人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因此,在对养老社工进行培训时,不仅要设置老年人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而且要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置一些其它相关课程,以提升养老社工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老社工的社会认同。当前,一些年轻人对养老行业了解不多,少数人对此行业存有一定偏见,甚至有人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等同于“保姆”。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彩页、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养老服务行业是朝阳产业,选择做养老社工,可以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通过资金补贴、职称晋升等方式,提升养老社工的薪酬待遇和社会认可度,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总之,养老社工大有可为、大有所为。要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养老社工的积极作用,共同守护老人的幸福晚年。
■ 王云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