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工匠”雕琢美丽乡村蓝图
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建设,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万名“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培育乡村建设工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万名“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活动,带动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
说起乡村工匠,不少人都会想起泥水匠、瓦匠、木匠、铁匠、水电工等等这种除了种地还有点技能加持的手艺人。他们在乡野中走东串西,帮娶亲的小王家修修房子,帮老李家的孩子做个书桌,帮村西头的刘大娘垒个猪圈,帮路北头的牛大爷盖个厕所……这些农村匠人,在十里八村的口耳相传中,一点一滴为百姓勾画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乡村图景。
事实上,大多数的乡村工匠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他们非常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知晓百姓习惯好恶,尽心尽力替雇主着想,实打实地帮乡亲们节省每一分血汗钱。对村民们来说,他们知根知底,省心又可靠;对工匠们来说,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也免去了漂泊无定的惆怅。
《通知》指出,乡村建设工匠主要是指在乡村建设中,使用小型工具、机具及设备,进行农村房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小型工程修建、改造的人员。如今,瓦工、木工、电工这些“老行当”迎来了新未来,他们被统称为“乡村建设工匠”,并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同时,国家还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开展专业培训课程,包括基础课、技能课与实训课等必要环节。《通知》明确提出,原则上每个省培训人数不少于500人。这样的规划安排,让长期活跃在广袤农村的乡村工匠们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干起活来也更加的“名正言顺”。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如火如荼。这些都为乡村建设工匠们提供了施展才能、大展作为的空间,也让更多农村人才看到了在家门口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的可能和希望。
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乡村工匠是乡村振兴中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传承传统技艺、留住乡土民情的有力抓手。在乡村建设中,只有懂得用心雕琢蓝图,充分挖掘利用好农村专业人才资源,才能打造出最契合理想的美丽乡村,才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才能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权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