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引领 助力农村电商腾飞
金秋丰收黄金季,助农销售正当时。10月11日下午,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宿州市第三届电商直播竞赛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于9月23日开始报名,设新人主播组和带货主播组双赛道。参赛选品为我市地方特色农产品、选手自选的宿州产品、历届获评安徽省“好网货”的宿州产品及相关网站链接商品。截至9月30日,共有611位选手报名参赛,分别来自抖音、快手、拼多多、淘宝等多个主流平台。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卖不上好价格,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辛苦种植的农产品质优价廉却没有销路……以往,农产品销售一直是农民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如今,电商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千家万户,极大缩短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使得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香飘万里。
但滚滚而来的直播热潮也加剧了电商人才的紧缺。乡村电商渴望直播人才,电商运营人才却往往“一人难求”,且大多远在“千里之外”。就在前几日,笔者亲身经历了一场电商直播冷场时刻。某地推介农产品的直播在晚间准时开播,然而观众却一直寥寥,直播间始终只有十几位甚至几位访客。最终因长时间无人踏足,未到时间便草草收播。主播下播时还忘记关闭秒杀链接,致使农产品面临可能被“薅羊毛”的风险。这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出部分地区农村电商直播的“通病”: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吸引力相对较弱,有一技之长或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下沉意愿不强;当地主播往往知名度不高、带货量不足;再加上部分从业人员不熟悉产品运营流程、操作不熟练等等,致使很多地区电商直播“只听锣鼓响,不见戏出来。”
农村电商核心在产品,基础在技术,关键在人才。电商从业者不仅仅需要懂销售、会吆喝,更需要一支懂平台机制、懂方案设计、懂产品包装、懂摄影美工的综合性人才。但反观当下,一些地区虽然意识到农村电商人才的重要性,但电商培训“撒胡椒面”式培养,重量不重质等问题仍然存在。
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上几节课、办几次班、有几次直播经历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当地政府与电商平台、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化、长期性合作,将电商专家、主播达人请到田间地头,从产品选择、文案撰写、直播过程管理到后期数据分析、社区推广、粉丝管理等各个环节讲起,培养出更多既熟悉本地产品,又能赢得消费族群青睐的本土专业主播人才,让当地农产品销售“叫好又叫座”!
■ 权静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