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颜值” 拥抱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记者近日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国庆假期(10月1日-7日),我市共接待游客150.57万人次,其中选择到宿城近郊和各县区景区旅游的本地游客较多。本地游逐渐成为假期旅游的新时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背上行囊去探索美丽的大千世界,从中排解压力、陶冶情操、体察人生,逐渐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无论“诗与远方”还是“家门口的风景”,都能让人暂时摆脱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享受一段专属自我的静谧时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背景下,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依然旺盛,对本地及周边地区景区景点给予更多关注,这就为本地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对于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我们应积极适应旅游需求新变化,多举措大力发展本地游,才能有效应对疫情的影响,充分释放旅游消费新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说起本地游,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熟悉之处无风景”。改变这一刻板印象,还需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内涵,赋予现代时尚元素,精心设计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文旅品牌。实践证明,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元素,做好业态融合文章,提升人们的旅游体验感,再熟悉的风景也会呈现别样的美,散发独特的魅力。
本地游虽然是“说走就走,说到就到”,但也不能忽视配套设施建设。身处景区,少不了“吃住行游购娱”。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即使就在“家门口”,人们也会选择视而不见。相关部门要从游客的现实需求出发,精准匹配水电路网等各类配套设施,优化管理和服务,让本地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省心。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激发“本地人游本地”的热情,加强宣传推介必不可少。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载体,尤其是畅通“互联网+”渠道,加强策划包装,“勤吆喝、会吆喝”,努力把“家门口的好风光”推介出去。当公众认识到,不必长途奔波,身边就有向往的“诗与远方”时,本地游就会持续提升热度,成为旅游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商农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