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对全国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其中,我市砀山酥梨科技小院、埇桥麦玉科技小院、埇桥大豆科技小院入选支持名单。(9月20日《拂晓报》)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让学生们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精准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课堂与实践有机融合,科技与农业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科技小院,学生们从校园走进村庄、常驻农业生产一线,用所学知识服务农业生产,于实践中不断增长本领,在同农民群众的交流互动中涵养知农爱农情怀,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小院,专家团队和研究生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技术,推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科技赋能农业农村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支撑。各地要结合发展实际,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小院,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教育平台,让更多科技人才在田间地头施展才华,把更多本地农民培养成为懂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要强化支持和保障,推动科技小院开花结果,让其发展成为产业科技示范带动龙头,结合“一村一品”打造,辐射带动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广阔的田野是生动的课堂,也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期待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带着农民创业、帮着农民赚钱、助力乡村发展,把智慧和汗水洒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 马竞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