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办事窗口成为“幸福出口”
权 静
8月19日,市公安局发布《宿州市公安局关于开通网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2年8月16日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4小时受理企业、群众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公安局“办不成事”反映和解决机制,夯实公安“放管服”改革成果,切实为广大群众和在宿州的企业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安政务服务。(8月22日《拂晓报》)
“办不成事”窗口,顾名思义,就是把“办不成”的事集结汇总的地方。这地方专治“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针对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因办事拖拉、流程复杂、推诿扯皮,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导致“不好办”“不会办”“不能办”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督促解决,让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将“办不成事”变成“能办成事”。
“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传递出政府部门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责任和担当,彰显出为民服务、真诚办事的温度和追求。很显然,“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让群众心里更有底也更有信心,毕竟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情还能去找“办不成事”窗口去协调。这项服务既是一种兜底,也是一项倒逼,“兜住”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倒逼”是政务服务效能和干部作风。
“办不成事”窗口一经设立,就要面临各种考验,往往会遇到比普通窗口更加棘手、更加困难、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窗口的党员干部放低身段、找准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专业素养和工作作风,既要善于统筹和调动整合有效资源力量,也要严肃查处办事拖拉、作风不正等问题,雷厉风行、真抓实干,让有事不光“有人管”“能解决”,还能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真正提高群众满意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只跑一次路”到“一网通办”再到“宿事速办”,不断优化升级的政府服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够以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为契机,以优质的窗口服务擦亮地方的民生底色,让办事窗口成为“幸福出口”。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