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 权静
日前,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报告厅召开。市委书记杨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聚焦赋能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坚定不移实施人才栽树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归宿”行动,加快形成具有宿州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生态和人才创新高地。(6月24日《拂晓报》)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是区域竞争之重、是跨越赶超之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业态的蓬勃发展,相关产业及其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日益演进的当下,人才的引留也意味着城市拥有了更多潜力和可能。人才大战的背后揭露着深刻的战略眼光——“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人才战略地位和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谁能够更快一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未来区域竞争中赢得更大可能。
要优化产业发展,提升引才磁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秀人才总是伴随着先进生产力同向偕行。要瞄准新兴产业发展潜力,精准施策扶持高科技人才和团队,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实现新兴产业“从0到1”的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实施产业英才引育计划,聚焦我市“5+5+N”产业体系,绘制“人才热力图”,编制人才目录库,“一链一策”定向招引紧缺人才和团队,靶向引进一批产业高端人才,想方设法让大量高端人才在宿州贡献力量、创造价值。
要破除制度藩篱,厚植用才沃土。想让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尽情施展拳脚,激发创造能力,就要在创新用人方式上下功夫。要主动给各类人才压担子、搭梯子、指路子,坚决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不良倾向,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在摸清“自家家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分类分级设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建立灵活、多元、适宜、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把以用为本的理念树起来、把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出来,真正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机会、提供舞台。
要完善配套服务,培育留才家园。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并不能画等号,相较于政策优惠只是一时之举,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才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长久之计。而在其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是必然举措。要从吸引人才上的“快人一步”到礼遇人才上的“超常力度”,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做到情感上关心、物质上支持、行动上关爱,多办惠才之事、多解人才之忧、多暖人才之心,以更立体更细致的服务,解决人才落户发展的后顾之忧,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打破“枷锁”束缚和“条条框框”,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营造良好干事环境,厚植滋养人才土壤,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同向偕行。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