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未成年人打赏 必须打出“组合重拳”
近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等举措,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迅猛,在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同时,也因为在充值时只需要输入支付密码的简单操作,频频出现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充值、打赏。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网站平台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实名制要求,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网站平台不得研发上线吸引未成年人打赏的功能应用,不得开发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的各类‘礼物’。发现网站平台违反上述要求,从严从重采取暂停打赏功能、关停直播业务等措施。”
《意见》的出台为严格管理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消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提供了规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未成年人并不是通过自己注册的实名账户充值、打赏,而是借用了家长的身份信息。因此,全面限制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要求网络直播平台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网络直播平台、学校、家长等各方面通力协作,打出“组合重拳”。
作为网络直播平台,应严格执行相关行业的规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比较简单的方式,可以在打赏时除了输入支付密码之外,再设置一次人脸识别认证之类的功能,实时阻断未成年人打赏行为。
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尚未成熟,自制力和分辨能力较差,极其容易被网络直播和游戏所吸引。家长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管教的同时,也要管理好自己的银行账户。学校则应加强警示教育和典型案例宣传,让孩子能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只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阻断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 徐蕾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