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3900087   广告热线:3900838
本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7—3909502   举报邮箱:zgfxnews@163.com
,欢迎访问拂晓新闻网
拂晓新闻网  > 评论  > 一得录  > 正文

击破“健康谣言”还需多管齐下

2022-03-29 08:3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作者:权静

■ 权静

“奥密克戎无法检测”“0蔗糖不含糖”“学前儿童不用预防近视”……近日,由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腾讯较真平台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健康谣言榜单”揭晓,引发公众关注。

谣言年年有,每年不一样。从“摸购物小票会致癌”“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到如今的“吸烟者更不容易感染新冠”“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健康谣言”也在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不断翻新花样。不少网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健康养生、食品安全、丹药偏方相关链接满天飞,亲朋好友热衷于转发分享此类文章,有的“一看标题就不靠谱”,有的“明知是谣言”但也不好戳破亲朋的好意,更有甚者不仅自己轻信,还会将此作为用药、急救方面的参考。

信息爆炸时代,获取信息变得异常简单。丰富认知的同时,也对我们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各种似是而非的小道消息,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或辨别能力,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点,不去甄别,盲目转发,虽是出于好意,但却不自觉成为谣言传播的工具,一旦谣言泛滥成灾,想要拨正纠偏,可能就要花上百倍的气力。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健康谣言”之所以有其滋生的土壤,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谣言背后有相关利益勾连。一方面,一些不良自媒体瞅准人们关注健康的心理,大肆炮制一些博人眼球、引爆话题的文章,以此获得人们的点赞、转发,赚取流量变现。另一方面,一些无良商家、电视购物、直播带货以“免费”作诱饵,借“权威”博信任,表面看起来是“科普讲座”,背后其实是在为其售卖产品铺路搭桥,公众一旦相信,就会大呼上当。

从这个意义上说,破除谣言、安定人心的关键,首先要最大程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有义务用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组织专门力量聘请业内专家,对网络上广为发布的健康流言定期进行“去伪存真”,帮助公众增强对谣言的辨识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健康认知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平台监督职能,加大源头治理,加强对不实信息和谣言的审查、打击力度,斩断利用造谣牟利的不法利益链条,还公众一片清朗空间!


责任编辑:丁曼

扫一扫,关注拂晓报公众号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