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当有“夕阳红”定制版
■ 权静
日前,中国家电网发布《2022中国适老化电视调研报告》。据报告显示,近半数老人找不到想看的电视节目。随着智能产品逐渐渗入寻常百姓家,智能电视家庭普及率连年上升。“老年人电视收视调查”结果显示,有40.1%的受访人家中使用的是智能电视一体机,42.6%的受访人家中使用的是智能电视机顶盒,只有17.4%的受访人使用的不是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煲……如今,90%以上的家电都标榜自己拥有智能功能。然而,家电产品在功能上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加着其操作的复杂性。连接WiFi,打开手机,下载专门的APP,注册、登记,找到相应智能产品,再选择相应的功能……等到一切就绪,真正能操控一个智能产品时,心情早已是火急火燎。这样的智能家电,更像是一种提线木偶,说起来是“智能家居新体验”,操作起来却是“无中生有一头乱”。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此类家电不仅不是释放双手、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帮手,而是不知操作为何物的一种“摆设”。家电“聪明”是好事,但“聪明”的不是地方就会弄巧成拙。说到底,不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就不是智能产品,智能产品需要做的是去适应用户,而不是用户去适应智能产品。尤其对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更是如此。
说起来,老年人对家电的诉求其实很简单。电视用遥控器就可以随意换台,洗衣机可以洗干净衣服,电饭煲可以煮粥煮饭,微波炉可以加热食品等等,只要满足基本功能,一两个按键操控起来就可以了。其实不仅是老年用户,年轻人对于家电功能的真正需求也没有那么多。很多智能家电罗列了各式各样的应用场景,但实际上,经常用到的无非还是常规的一两项而已。到底智能家电是消费业态的新噱头,还是科技进步的新成果,使用者的个中感受最具发言权。
作为生产企业来说,在向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也不应该遗忘老年群体,根据老年人的日常需求,推出“夕阳红”定制版,设计一些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字体较大、功能较少、程序简单、方便可控的家电产品。毕竟,智能不是“概念”,只有真正人性化才称得上智能。
破解“智能门槛”,服务“银发经济”,前景令人期待。让辛劳大半辈子的老人共享时代发展红利,于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安享晚年,这是今天的使命,也是未来的期许。
· 版权声明 ·
①拂晓报社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拂晓新闻网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相应处理。


推荐阅读
-
1汴水之滨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间投资增长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设经营主体48261户 07-15
-
5公积金提取业务实现“全市通办” 07-15
-
6宿州市16余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