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这小小的种子,宛如一位穿越历史迷雾的神秘使者,有着古老而迷人的故事。在古代典籍中,芝麻也被称作“胡麻”。一个“胡”字,说明它老家不在此地,是个外来户。关于芝麻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它原产于非洲,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想象一下,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商人们骑着骆驼,怀揣着来自异域的珍宝般的种子,跨越山海来到古老的华夏大地,从此生根发芽,开启了多么传奇的繁衍。
芝麻虽小,能量却大。用它榨的油,很多家庭一日三餐必用。我们吃的食用油,大都是以植物名字命名,且只有一个名字,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但在皖北,用芝麻榨的油却有几个称呼,芝麻油、麻油之外,更多的叫“香油”。一个“香”字,就把它的核心、气质体现出来了。芝麻因含有天然芝麻素等芳香物质,经过炒制、压榨等工艺处理后,会散发独特且浓郁的香味,故以“香”字命名。辨别是不是香油,打开油瓶,闻一下便知。香油味道纯正而耐回味,无论用于凉菜、热菜还是做汤,都堪称点睛之笔。在以前,香油珍贵,走亲串友带几瓶,就算是重礼了。那时吃香油,不说“倒香油”,而是“滴点香油”,滴过香油后,怕浪费,人们还习惯用舌头舔一下瓶嘴。
好多美食中都有芝麻美丽的身影,什么麻片、麻团、麻酱、麻盐、麻糖、麻饼、麻叶子等。可以这样说,食物中只要有了芝麻,便增添了美好的味道。芝麻不仅好吃,还有补血生津、润肠、延缓细胞衰老之效,被称为“八谷之冠”。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意思是说,修炼之人做饭把芝麻作为调料,就是不吃五谷也能长生不老。这话虽然夸张,却是人们对它的极度认可。
芝麻也真的全身都是宝,就连现在被扔掉的芝麻叶也是好食材。以前,我们煮面条,经常把芝麻叶当蔬菜下进锅里。鲜芝麻叶可凉拌着吃,晒干后的芝麻叶也可包包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滋补肝肾、润燥滑肠之功效。不仅芝麻叶是个宝,在以前的农村,芝麻秸也是上等柴火,易燃、少烟、熬火。特别在烧鏊子烙馍时,没有比它再好的柴火了。
皖北是芝麻的主产地,农户几乎家家种芝麻,不少地方甚至连片种植。我也年年在院子里种一小块,收的芝麻主要用于平时烙干馍、年节炸麻叶子。
芝麻可以春天种,也可以午收以后种。春天种的叫春芝麻,午收后种的叫夏芝麻。随着夏日的来临,芝麻迎来了花期,植株上挂满了一串串精致的花朵,如同一只只小巧的喇叭。芝麻开花时,总是从下往上,下面的花朵已经开始结实了,上面的可能才刚刚开放,或者还含苞待放。这种从下往上、一节接一节开花的特性,呈现出的是节节升高的景象。
每年中、高考,家长们喜欢穿旗袍,手捧向日葵、莲花,高举粽子等,以期孩子有个好彩头,我建议不妨再加一束开花的芝麻。皖北有“芝麻开花节节高”之俗语,用它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不断进步,追求更好的未来,不是更好嘛!应该比“旗开得胜”“一举夺魁”“好运连连”,更有深义。
正是中高考放榜之际,祈愿孩子们的学业“芝麻开花节节高”,祈愿每个人、每个家庭,日子都越过越红火!
■ 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