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切口”凝聚“大合力” ——宿州市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郭勇 王婷竹
2025年05月21日

5月18日,志愿者在埇桥区南关街道九中社区为居民缝补衣服。 本报记者 蒋帮煜 摄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聚焦志愿服务新常态,持续做好“细节打磨”文章,厚植干净、清朗、有序、温情、向上的城市文化底蕴,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不断推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融入百姓生活。

社区“小阵地” 发挥“大作用”

“多亏您几位的协调帮助,孩子们的事终于顺利解决了!”在埇桥区三八街道金园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4位家长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连声感谢。近日,我市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小欧和3名同学在体育课上玩转圈游戏时意外摔倒,导致左手手腕骨折。原本单纯的孩童嬉戏,却因医药费的问题,让几个家庭陷入僵局。这场“转圈圈”引发的风波,最终在社区“五老调解团”“银发”志愿者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化作一场温情满满的“握手言和”。去年以来,金园社区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等社区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爱心来敲门”、护学岗、假期红领巾学院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调处矛盾纠纷290余件,服务辖区居民3万余人次。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为把志愿服务站点建到群众身边,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发挥1349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146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鼓励各级党政机关、驻地单位通过设立联系点、结对帮扶等方式,定期赴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