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全市小学语文主题沉浸式研讨 促进新教材应用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2025年04月29日

本报讯(通讯员 丁长征)日前,全市小学语文“我与新课程共成长——新课标校本化行动”主题沉浸式研讨活动在泗县举办。此次活动由市教体局主办、泗县教体局承办,旨在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安徽省教科院关于“新课标校本行动”相关部署,推动新教材应用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提质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是践行市教科所提出的“三纵三横”教研模式,构建“省-市-县-校”四级纵向教研网络和“长三角共融”横向教研体系的一次实战探索。活动依托安徽省教科院“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借鉴“皖北拟新优质学校沉浸式教研帮扶”的模式,整合丁长征卓越教师工作室资源,邀请江苏太仓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团队参与,吸引全市专兼职教研员、市县级新教材研修团队、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等300余人线下沉浸研讨,并同步开放线上云教研通道。此次活动采用李克特五级评价法,从发言质量、观点创新等维度量化评估教师表现,结果将作为后续教研资源调配的重要依据。

活动采取“分场域、多维度”的沉浸式教研模式,分别在泗县运河街道中心学校大季小学、泗县雪枫小学、泗县泗城镇中心学校清水湾校区展开。通过新教材课例观摩、校本化实施策略研讨、数字化转型教研案例分享等形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乡村教研创新”专题,来自江苏太仓的6位教师与泗县墩集镇中心校的1位教师,分别展示了《雷雨》《花钟》《肥皂泡》《巨人的花园》《跳水》《杨氏之子》《神奇的探险之旅》7节课例。泗县运河街道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周明媚结合省级课题,分享了依托皖教云平台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研模式,助力乡村教师突破时空限制。

围绕“新课标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江苏太仓5位教师与我市2位教师呈现了《宇宙的另一边》《海底世界》《习作:我的自画像》《记金华的双龙洞》《自相矛盾》等7节课例。安徽省级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泗县雪枫小学副校长吴琳琳分享了技术装备赋能阅读空间构建的研究成果。

围绕“新教材三年替换计划下的教师能力跃升”专题,江苏太仓教师团队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样态初探》《图式支架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学习支架在语文综合学习中的价值与应用》等研究成果。安徽省级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泗县泗城镇中心学校清水湾校区校长张艳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小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市教体局小学语文教研员丁长征针对课例进行了精准梳理和解读。

此次活动不仅在教师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更为教研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沉浸式教研活动是“听、思、辨、得”的成长之旅,真切感受到“我与新课程共成长”的深意,期待以后能延续此类活动,让跨区域教研成为常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活力。“此次活动让我重新领悟到语文教学的本质。原来真正的语文课无需花哨的课件或浮夸的语言,只需教师点亮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勇敢表达。这样的课堂既有语文味,又充满温度。”宿州市第十二小学语文教师沙美侠激动地说。

作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序幕,此次活动积极应对新教材过渡期的教学挑战,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长三角地区教研的融合。在未来三年内,市教体局将持续实施“项目化活动+常态化研修”的工作机制,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市教科研工作的阶段性突破,推动教育家精神与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课堂深度融合,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宿州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