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邰梦凡)近年来,灵璧县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联动强责任,上下协同抓落实。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县村(社区)精细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员“五员”职责,并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将网格员嵌入网格,一级网格员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二、三级网格员由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中有责”。推行“老带新”培养机制,每名村(社区)支部委员结对联系1至2名新任网格员,结对帮扶、重点培养,同时县委组织部依托“红心微党课”“乡村振兴大课堂”,开展党建统领网格治理、政策应知应会、矛盾纠纷的法理分析等专题辅导,帮助专职网格员提升政治素养和基层治理工作的能力本领。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设置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三类指标,坚持早晚报告、异常情况随时报告,确保上下沟通顺畅、协同推进。
党建赋能提效能,减负松绑促发展。整合“灵听灵璧”小程序、“6660000灵璧热线”等线上平台,推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实现问题“线上收集、分级处置、快速答复”,同步优化线下服务,将矛盾纠纷排查、民生代办等事项纳入网格职责,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成果为基层治理赋能。推行“网格+自治”模式,汇集网格中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坚持“有事大家议、有难网格帮”的原则,定期召开网格议事会,搭建以网格长为中心的事务共商平台,形成“村(社区)—网格—党员中心户”三级协商议事机制,通过网格问事、协商议事、为民办事、自治管事的方式,打通议事渠道,并精简群众反映事项的办理流程,让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
党建引领办实事,深耕细作赢民心。探索“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模式,社区“大党委”积极发挥载体优势,立足各自单位职能,推出养老、水利、燃气、教育等个性化服务“套餐”,并发挥网格员的自身优势,为行动不便群众开展“每日服务送到家”,真正满足群众生活“微需求”。依据议事会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普惠民生与产业发展联动,不断壮大“粮、蔬、果、牛、菌、油”等特色产业,并实行金融服务优先、贷款利率优惠、授信额度提升等差异化信贷政策,以经济发展推动治理效能,推动民生与治理“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