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雪芹)日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印发《在全市开展“宿说法治”普法志愿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展“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开展普法志愿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志愿普法服务格局,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知晓率和满意率逐步提升,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宿说法治”普法志愿服务坚持以创新普法载体为抓手,以培养法治人才为基础,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的,着力完善普法志愿服务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多元需求。
开展全市“宿说法治”普法志愿服务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建立专业化队伍,打造志愿服务“新品牌”。2025年12月底前,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系统率先成立“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联盟,各县区打造“宿说法治”子品牌,发展“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统一品牌标识、志愿服装、行动规章,推出原创“宿说法治”法治文化形象产品。二是形成规模化发展,助推志愿服务“广覆盖”。2026年6月底前,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展“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努力做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全覆盖,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成为“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有效打通普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推动全民化参与,构建志愿服务“大格局”。2026年12月底前,在全市全面铺开发展“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入联盟,积极吸纳优秀专业公益服务团队,建设专业化、高素质、有爱心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建立全覆盖、广延伸、共参与的普法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运用“宿说法治”普法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公益普法是我市扎实推进普法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宿说法治”普法志愿服务,打造优质普法品牌,《实施方案》明确了“宿说法治”普法志愿者基本条件和主要任务,并从健全服务队伍、广泛动员参与、加强场所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普法方式、注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要求,保障普法志愿服务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