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6月26日第06版:养成教育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合力筑牢防溺水防线

随着夏季的到来,儿童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我国高度重视儿童溺水预防工作,儿童溺水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溺水仍是我国1至14岁儿童首要的非正常死亡原因。儿童溺水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夏日炎炎,戏水是孩子们探索自然、享受快乐的重要消暑方式。儿童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水库、河流、湖泊、海边甚至小区水池,都成为他们嬉戏打闹的乐园。但因安全意识的缺乏,孩子们难以准确判断水域深浅,无法预见抽筋、漩涡等突发危险。防溺水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织密防护网,合力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家庭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家长应以身作则,摒弃侥幸心理,看护孩子时不分心不间断,了解孩子的外出行踪;要和孩子制定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不在无监护时游泳等安全约定,同时要将“禁止式教育”与“引导式教育”结合起来,陪孩子在水池、河边、海边玩耍时,对孩子开展情境化教育,教会孩子识别浑浊水域可能暗藏淤泥、存在暗流和漩涡等风险隐患,帮助孩子建立起科学的风险认知。

学校作为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需将防溺水教育转化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要创新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同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共同开设防溺水教育课,开展场景化教学、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手脚抽筋时保持仰漂、使用救生圈正确施救、心肺复苏急救等基础自救技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探索引入溺水VR体验,将抽象风险转化为孩子们的具象认知。

政府部门要树牢安全至上理念,对辖区内河流、水库、池塘、湖泊、海域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在危险水域设置明显警示牌,落实“五个一”(一根救生杆、一条救援绳、一个救生圈、一块警示牌、一件救生衣)设施。

全社会要共同发力,共担责任。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积极投放防溺水教育的公益广告,在平台更多播放正确自救施救的科普内容;鼓励志愿者、退休人员等组成巡逻队,在暑假等高发时段开展水域巡查,利用“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强化农村宣教,对在野泳点玩耍的孩子及时劝阻。

每个孩子的笑脸,都值得用最坚实的力量来守护。要合力构建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防线,守护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

■ 杨君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