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泗县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革命遗迹丰富,拥有古泗州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各类文化资源相互交融,赋予了泗县新的文化内涵,推动历史文化全方位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济渠(泗县段)是隋唐大运河安徽段的唯一“活态遗址”,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为世界文化遗产段。泗县不断发掘运河文化内涵,讲好泗县运河故事,以运河遗址公园为根,以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小镇、清水湾公园为点,以蟠龙山景区、皖东北革命根据地、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带,形成了皖北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名城。目前正积极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对接合作,争取国家级专业力量和技术,谋划建设运河五千里文旅项目,进一步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这一城市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近年来,以“讲好泗县故事 展示泗县魅力”为主题,泗县不断创作重点文艺精品。编排创作的泗州戏《虹桥情》荣获“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最佳剧目奖。创作专题新闻产品《三代人·二十年·一台戏》荣获2023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原创舞蹈《水韵莲鼓》推荐参加安徽省第四届群星奖角逐。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泗县成功打造了“朱山”文旅IP,让朱山成为火爆全网的看日出、看夕阳打卡地,吸引省内外登山游客20万余人次。依托蟠龙山、地质文化公园等自然资源和蟠龙山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老山街道文化等,以及亲子互动体验的龙凤乐园项目,串点成线,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游客文化体验,推动优秀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跨界融合,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丰富城乡文化内涵,让文化旅游“火”起来。
泗县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打好主动仗、拼出新气象,将古泗州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成为泗县最具魅力的生态名片、文化符号和产业高地,为安徽文旅事业增添光彩、为皖北振兴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