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5月13日第06版:健康有约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声音不再清亮?护嗓也是健康必修课

声音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交流工具,更是承载情感、性格甚至健康密码的“有声DNA”。然而,全球嗓音健康调查数据却拉响警报:教师群体嗓音障碍发生率超过65%,客服人员声带异常比例达52%,儿童嗓音问题年增长率突破4%。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73%的受访者将声音嘶哑视为“职业勋章”,主动就诊率不足12%。当声音嘶哑成为职业用嗓者的“标配”,当清亮的童声逐渐被“烟嗓”取代,我们不得不正视:嗓音健康正成为现代人亟需补上的一堂“声”命必修课。久治不愈的咽炎或是喉癌预警解码我们的“声音工厂”,那真是一场从呼吸到共鸣的精密协作。我们的呼吸系统如同风箱,通过腹式呼吸,肺与横膈膜、肋间肌协同运作,产生稳定气流,并推动气流振动声带。我们的声带如同琴弦,这对仅15毫米至25毫米的黏膜组织,每秒可振动80次至1500次。我们的咽喉、口腔、鼻腔则如同天然混响室,通过口腔和咽腔形状的改变实现音色变化,可以塑造出千人千面的独特音色。

此外,舌、齿、唇如同调音师,发音咬字时,舌、齿、唇的精准配合,将气流“雕刻”成清晰的语言符号,塑造成特定语音。普通话21个声母、39个韵母的形成,正是这套生物“雕刻”系统的杰作。当这个精密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引发一系列声音危机,包括声带“过劳肥”会长息肉、小结,如同声带上出现老茧,这是不少教师、主播的职业病。在感冒后过度发声则可能引发声门“生锈”,导致急慢性喉炎,让声带红肿如熟透的草莓。喉返神经“断联”的声带麻痹患者则如同失去琴弓的小提琴,甲状腺手术后如果声音嘶哑,就要警惕这种情况,及时就医。此外,咽炎也可能是一种致命警报。要知道,喉癌在吸烟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常人高15倍,它的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咽炎,未引起足够重视。三大攻略教你科学用嗓。攻略一:能量管理法则参照“黄金用声”公式:音量≤环境噪音+10分贝,一般日常交流的音量为60分贝,室内教学场景中的音量为65至70分贝,要避免音量超过80分贝,后者相当于地铁进站的声音。每天连续说话不超过120分钟。教师、主播等职业用嗓者可将温盐水装入保温杯随身携带,每15分钟润嗓“充电”。攻略二:声带SPA套餐,晨起时,可进行数次气泡音“按摩”,像含水漱口时轻轻发出咕噜声+鼻腔喉腔共鸣训练,即发出“嗯——”音,持续几秒,感受鼻腔喉腔震动。攻略三:特殊场景护嗓指南在超过120分钟的会议“马拉松”中,每45分钟让自己“静音”5分钟,可以用点头、手势等替代说话。连续数个小时KTV狂欢时,应避免冰饮造成“热嗓冷击”,此外,优先选择中音域的歌曲。感冒声音嘶哑时要启动“静音模式”,尽量用文字和动作进行交流,给声带放“病假”。还要提醒的是,胃酸反流是隐形的“声带杀手”,建议养成“抗反流”生活方式:晚餐七分饱,并实行“211原则”,即2份蔬菜、1份蛋白质食物、1份主食;睡前3个小时禁食;床头或枕头抬高15厘米,可适当垫高床腿;用甘草柠檬水等替代咖啡,肉桂姜茶等代替酒精饮品。

你以为的“保护”可能是在伤害“声”命的行为,这里列举几个典型的误区。误区一:喉咙痛就吃润喉糖真相:多数润喉糖含薄荷醇,短期有清凉效果但麻痹黏膜,掩盖炎症信号。建议选择含地喹氯铵的医用含片。误区二:压着嗓子低声耳语比正常说话更护嗓真相:压低声音耳语时声带需部分闭合,气流摩擦加剧,对声带的损伤程度堪比喊叫。在失声时应完全禁声,不要勉强压着嗓子低声说话。误区三:多喝水就能缓解声音嘶哑真相:持续性声音嘶哑超过2周需就医,这可能是声带息肉或喉癌早期信号。嗓音健康管理不是专业人士才要注意的事,而是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今天开始,请像护肤一样呵护声带。晨起后用黄金10分钟完成温水润喉、气泡音按摩、鼻腔喉腔共鸣训练。要知道,晨起一杯温水是声带的“精华水”,腹式呼吸是声带的“按摩仪”。科学护嗓,有助于延长健康“声”命力。

■ 吴灵捷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