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5月13日第05版:宿州教体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以数字化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市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纪实

砀山县经开区实验小学开展智慧学校共同体教学展示活动。

灵璧县第一智慧学校共同体开展数字化跨学科融合教研活动。

宿州一小银河校区举行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暨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宿州一小汴河校区开展智慧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市以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教育公平的新路径,通过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三个关键维度,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限制,惠及更多学子,为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目前,全市共建立了20个智慧学校共同体,涉及126所学校,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管理共进 构建协同育人新体系

市教体局于2023年启动了智慧学校共同体试点建设工作,印发了《宿州市智慧学校共同体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全市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采用“1+N”的模式,即1个共同体由1所牵头学校和N所联合学校组成,联合学校一般是4至6所。牵头学校为一所师资和信息化设施较好的学校,而共同体联合学校则重点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

各县区电教部门联合教研室共同负责智慧学校共同体推进工作。共同体牵头单位选派1名副校长担任智慧学校共同体负责人,联合单位选派1名中层干部负责统筹督导共同体教研工作,各单位选派若干名不同学科的智慧课堂骨干教师组建学科指导团队,与各校名师携手,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研、优质课展示等方式,推动共同体教学研一体化建设。同时,全市不少牵头学校还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支持成员学校人才培养。目前,共开展跨校“师徒结对”95对,239名教师参与其中。

为检验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成效,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促发展的目标,市教体局制定了《宿州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共同体试点建设应用绩效评估指标》,从组织领导、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应用效益等维度,定期开展动态评估工作,全面了解其建设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共商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共研 激活课堂改革新动能

联合教研活动是市智慧学校共同体协同共进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智慧学校共同体牵头学校定期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为共同体成员校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教师们积极参与其中。

日前,在宿城一中A1多功能室,该校孟卉老师和蕲县中学的郭金英老师,共同执教了人教版高二语文《锦瑟》。两位老师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把教学与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巧妙融合。在此次智慧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活动中,还有8位教师分别在数学、英语、化学和体育多个学科开展公开课教学。

“利用科技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课堂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宿城一中副校长邰国祥介绍说,智慧课堂教学形式新颖,效果良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展现了智慧课堂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加快智慧课堂应用普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加活动的萧城一中老师吴艳灵深有感触地说。

宿城一中智慧学校共同体是全市20个共同体之一,采取的是“1+5”模式,由宿城一中牵头,联合宿州二中、宿州三中、萧城一中、符离中学、蕲县中学组建。该共同体学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以推进智慧学校常态化应用,促进教师做好智慧学习环境下创新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如何深化智慧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智慧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始终是埇桥区教体局努力解决的问题。3月21日,埇桥区教体局在宿州十一中举办智慧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全区智慧学校共同体成员校的10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中,该校6位教师精彩呈现了六节示范课。课堂上,先进的教育技术与创新教学实践实现了深度融合。

观摩课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智慧课堂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听取了信息化骨干教师针对日常操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所作的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有效帮助教师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聚焦数学核心素养,探索智慧课堂新样态?砀山县智慧学校共同体牵头校——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于3月28日开展的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给予了较好回答。在此次活动中,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阚溪溪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让学习“游戏化”。她设计的华容道游戏借助平板电脑拖拽图形模拟运动轨迹,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砀山县智慧学校共同体的课堂实践,以技术之眼捕捉思维生长,以数据之手托举个性发展,推动教育正从‘知识传递’迈向‘思维孵化’。”砀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这里,每一个拖拽、旋转、标注的指尖动作,都是思维拔节的清脆回响;每一份动态学习报告,都在讲述“以生为本”的教育叙事。

资源共享 打造教育公平新范式

在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方面,市智慧学校共同体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成效显著。一方面开展“智慧徽师成长计划”系列培训工作,完成省定2024年“智慧徽师成长计划”专项培训任务,共培训1484名校长和10219名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和百度网盘等多种方式实现共同体内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

灵璧县教体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于2024年年底举办了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灵璧一中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市信息技术学科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张萍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专题讲座的主讲人。张老师从“是何、为何、如何”三个维度,全面剖析了课题研究的深层价值,为在座教师揭示了课题研究的精髓和实践路径。灵璧县电化教育中心负责人冯枫所讲的课题《智慧课堂赋能教学应用策略》,以《安徽省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应用指导手册》为基础,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智慧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参会教师全面掌握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改进教学环节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整个培训过程既严谨又生动。

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3月14日上午,一场聚焦智慧教育的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萧县官桥镇皇藏峪小学开展。此次活动围绕“萧县实验小学‘智慧学校共同体’项目”展开。来自萧县实验小学、刘套镇三大家小学和官桥镇皇藏峪小学的6位优秀教师,分别展示了语文和音乐两门学科的“智慧课堂”,为现场近百位教师带来别开生面的教学体验。

音乐课上,官桥镇皇藏峪小学音乐教师王洁带来的五年级音乐《百花园——编花篮》,将音乐与智慧教学完美融合,灵动的音符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得益彰,学生们沉浸其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此次活动,是共同体成员校之间紧密合作、共同进步的生动体现。”萧县实验小学智慧学校共同体负责人陈行远表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交流合作活动,加强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教师交流,不断完善智慧教育模式,为萧县智慧教育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智慧学校共同体的建设,为乡镇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官桥镇中心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各学校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的智慧课堂常态化教学水平,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萧县官桥镇中心学校校长袁兴旺表示。

4月15日至18日,宿州一小银河四路校区、宿州十二小浍水路校区、宿州十一中银河四路校区、宿州九中金海校区4所智慧学校共同体牵头学校,组建“送教下乡”专家团队,分赴曹村、灰古、蒿沟、桃园矿等共同体成员学校,开展“资源共享 协同共进”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乡村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全区骨干教师及科大讯飞技术专家共计200余人参加。

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丰富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内容,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加强对智慧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动态评估和调整,引导教师在用好国家和省智慧平台资源的同时,不断丰富地方特色资源,积极探索更高效的远程互动课堂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打造教育公平新范式。

文/本报通讯员 屈海波 曹开国 图/特约摄影 李艳龙 本报通讯员 赵奇 杨卓莉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