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5月13日第04版:魅力灵璧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四维联动”激活轴承产业“强引擎”

灵璧县通过政务、要素、市场、法治“四维联动”,将营商环境转化为轴承产业裂变增长的“反应堆”,全力做大做优做强高端轴承制造产业。截至目前,以轴承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65%,灵璧轴承产业集群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进步较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政务优:专班服务厚植发展根基

建机制强保障,政策引领蓄势能。先后印发了《灵璧县加快轴承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灵璧县轴承产业发展的意见》等,鼓励轴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为52户轴承企业建立“成长档案”,整理“一图清”操作指南,2024年以来为轴承企业办理增值税加计抵减420.59万元。

优服务提效能,专班护航促倍增。为落地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实行专班服务机制,为入驻项目全程帮办各类手续,帮助项目快开快建、达产达效,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

搭平台聚合力,协同联动破瓶颈。成立灵璧轴承协会、灵璧轴承研究院、灵璧轴承集团,积极打造承接政府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撬动企业资源的综合平台,构建“政、企、协”常态化联动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让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要素全:立体支撑构筑产业磁极

灵璧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精力跟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的原则,构建“产业+人才+金融”要素保障体系,打造长三角轴承产业转移首选地。

产业要素精准化配置。灵璧已集聚轴承制造企业60余家,建成投产55家,园内现有轴承原材料生产企业5家,轴承成品生产企业28家,套圈生产企业8家,热处理、滚动体等其他配套企业20家,轴承检测、服务和贸易企业6家。2025年有望实现高端轴承、齿轮、传动轴等传动系统基础零部件的进口替代。

人才生态立体化培育。与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联合创办灵璧分院并开办机械制造专业,每年开设5个轴承专业班,“订单式”培养创新技能人才超700人。聘请2名专家、8名客座教授、4名兼职专家组建创新团队为园区企业在质量体系建设、高端产品研发、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开辟了新型的创新合作模式。

金融服务全链条赋能。深化“政企税银”互动,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打造园区贷、轴承贷、设备购置贷、设备抵押贷等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9350万元,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全面打通数字化改造资金落地“最后一公里”。

市场强:生态培育锻造创新引擎

灵璧县以轴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深化“一站式”服务、优化民营企业家服务、融入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推动轴承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

以“一站式”服务提效能。建立服务企业包保制度,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包保式服务。目前,共督促包保干部走访企业1700余家次,共解决企业用工、用电、融资、厂房维修等诉求175件。

以“家人式”关怀暖企心。对落地企业成立专班,在工商登记、能评、环评等环节全程帮办,在生产经营中跟踪服务,在城区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开通轴承公交直通车。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企业家座谈会”以及“灵听璧应”企业家沙龙等现场办公活动。今年以来,推进解决企业各类诉求35件,满意率100%。

以“一体化”协同促发展。瞄准“沪苏浙”轴承头部企业转移趋势,连续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轴承论坛、上海国际轴承峰会等活动,吸引50余家长三角企业考察投资。联合西北工大、洛轴所等机构成立轴承研发服务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CNAS),可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轴承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

法企联: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架起服务“连心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服务意识。县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纵深推进涉民营轴承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每月开展1次民营企业家约见司法机关负责人活动。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法企联动座谈会”“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常态化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对接,提升轴承企业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发展中遇到涉法问题的意识。

筑牢监管“防火墙”。向企业和行政执法单位印发“五个严禁”“八个不得”宣传手册5万余份,广泛宣传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持将涉企案件审理作为重点工作,建立涉企案件司法审判数据月度会商机制。推动“综合查一次”制度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制度有机融合,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

激活政策“动力源”。建立健全“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进一步健全惠企政策前置协同审查机制。印发《灵璧县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办法》《灵璧县“三提三减三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提、减、清并举,建立“六方协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公示协同等机制21项,探索创新办法措施7项。

■ 本报记者 杨雪 通讯员 张恩光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