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普通的上午,课间休息时,班里一名负责卫生值日的同学跑到办公室,很神秘地把一张纸条递给我:“老师,我在教室地板上捡到了一张纸条。”我打开皱巴巴的纸条,从字迹来看明显有两个人的笔迹,里面你一言我一语,对林老师的长相、发型、服饰甚至语速语调等进行评论,还把她拿来和刘老师作比较,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对林老师的不满。
因前任刘老师休了产假,林老师是最近才接手我们班的音乐老师。刘老师带这个班近两年,现在忽然换了老师,孩子们在情感上一下子难以接受。
我赶紧问那个同学:“你在谁的座位附近发现的?”他说在靠近小希座位旁边的走道上。
我找出小希的作业本来对照,看出其中一个人的字迹很像是她的。我于是把她叫来办公室,当她看见我手里的纸条很诧异,再凑上来看上面的字,她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你知道这张纸条是谁写的吗?”她低头,半天沉默不语。“你放心吧,我就想知道是谁写的,即使是你写的,我也不会把这事跟你妈妈说的。”她这才承认是自己和同桌在课堂上偷偷写的。
说到小希,她是个外表看起来活泼开朗,但内心却特别敏感的孩子,她的父母去年离异,她现在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平时妈妈对她的管教很严格。身为班级的文艺委员,小希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还入选了学校的合唱队。
“林老师哪里惹你了?你的意见竟然这么大?”我问她。
“谁让林老师不让我把话说完的,上课时我的问题还没有回答完,她就让我坐下去,同学们都笑话我!”小希哽咽着,话里话外透着委屈。“那你回答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停顿啊?是不是老师以为你讲完了呢?”我追问道。“我就停顿了一下,刚想好要继续回答的时候,她就让我坐下去了。”原来是这样。
当我知道事情原委,就安慰小希:“你不要多想,可能老师以为你回答完了啊!咱们才换了老师,你们要学会慢慢适应,多去发现新老师的好,要是有什么建议,不妨找机会告诉老师,相信老师会听取的。当然也可以私下找我,我来转告其他老师,但是你课堂上递纸条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也会影响自己上课是不是?”她听了后,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午餐后,我去教室跟学生聊天,聊到新来的音乐老师,我问他们:“你们感觉林老师怎么样呢?”有的说老师很时尚,颇有明星范儿;有的说老师长发飘飘,很有淑女气质;还有的说音乐老师年轻有活力,课堂活动安排很丰富。也有一些同学反映,老师上课时给的展示机会太少,要是能够多给点时间就好了。听完大家的讲述,我答应他们会把建议反馈给林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理解配合老师,毕竟磨合是需要时间的。
我抽空找林老师,向她了解在我们班上课的感受,她说孩子们挺热情,参与积极性很高,就是个别学生爱插嘴,要是能够适当约束就更好了。我也对她讲了学生们的期待,最后提到小希同学,希望她以后上课时多关注、多鼓励这个孩子。
一段时间过去,孩子们逐渐喜欢上了林老师的课。现在的小希又成了音乐课堂上的积极分子,有时还能看见她课下围在林老师身边聊天的身影呢。
■ 杨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