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29日第01版:要闻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张方方:焊花里绽放的铿锵玫瑰

■ 本报记者 钱景

4月25日上午8点,泗县瑞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张方方半蹲在钢架旁,面罩后的双眼紧盯焊缝,焊枪轻点处,金红火花瀑布般倾泻而下。“滋——”一道完美的鱼鳞纹在电光石火间浮现。她掀起面罩,抹了把汗,露出被电弧光灼出细斑的脸。

“多亏县里对我们农民工的大力栽培,帮助我掌握了一门技术,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张方方笑着说。十年前还四处奔波的她,不会想到手里的焊枪不仅能焊透厚厚的钢板,更焊通了人生的无限可能。从一名普通农民工到车间主任,这位“铁娘子”用四溅的焊花,生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张方方,泗县屏山镇老山村人,2002年高中毕业后,相继在山东威海、江苏无锡等地务工。建材厂、电子厂都留下过她挥洒汗水的身影。婚后,她随丈夫到江苏南通小造船厂从事油漆工。早出晚归,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量,让两人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经过一番思考,夫妻俩于2018年返乡,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迈开了家门口务工的步伐。

2018年,泗县人社局实施技工大县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其中一项惠民服务——农民工技能培训班,让张方方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免费夜校焊工班?”张方方仔细盯着手机屏幕,反复放大技能培训班的招生海报,兴奋地说,“我要去试试这个,学一门手艺回来!”

焊机轰鸣的夜校教室里,35岁的张方方成了最“拼命”的学生。她白天正常工作,晚上攥着焊枪在试板上练习起弧、前移、摆动、融焊条等动作。脚趾头被焊花烫伤、皮肤上长出痱子、眼睛红肿刺痛等都是训练中常有的事,但这些困难没有动摇她学习的信念。张方方笑着说:“当时师傅在台上讲,我就在下边记,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就追着老师问到底,不搞清楚不睡觉。”最终,在培训班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张方方实现了电焊理论知识与实操经验的快速融合,焊工技能水平进步飞快,顺利通过了考核,并拿到了焊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安全操作证书。

(下转3版)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