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景
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社会工作部自组建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民之所指、政之所向,广泛动员和凝聚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培育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扎实抓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以“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在皖北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为民答卷。
以志愿微光汇聚民生大爱
“大爷,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记得按时吃药。”“阿姨,您仔细瞧瞧,对咱志愿者剪的头发满意不?”3月4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宿城银河广场组织开展“温暖百姓心 照亮一座城”学雷锋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活动现场,来自全市4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设置了各具特色的展位,为市民提供义诊、免费理发、免费拍照、法律咨询、应急救护培训、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这样的活动经常能见到,志愿者们服务送到家门口,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生活难题。”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关注社会领域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现实期盼,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互融互促,推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焕发新气象。
在汇聚志愿服务工作合力上出实招。坚持党建引领,制定《宿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及其工作规则》,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第一次会议,统筹市直33家成员单位建立会议制度、工作推进制度、常态联络制度,进一步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全省率先起草《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要求,组织3.1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小事4.3万余件。积极鼓励动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专业人士、企业家等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针对“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组织开展“智慧助老”进社区活动977次,服务6.7万名老年人;整合大学生“三下乡”、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暑假关爱服务儿童项目等资源,开展帮扶困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567场次,“一对一”“一对多”式结对留守儿童9854人。目前,全市共实名注册志愿者116.58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260余支,累计服务时长3427.5万余小时。
在建强志愿服务队伍上谋创新。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推行志愿服务嵌入社区治理的工作方式。召开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成立“宿说社工”宣培团,赴基层开展宣传培训5场次,实现县区全覆盖。举办全市志愿服务示范培训班,开展“宿说志愿”“志愿宿达”等专题宣传活动80余次,刊播“宿说志愿·行为规范大家谈”5期,指导各地开展专题学习20余场次,带动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学规范、用规范,学典型、树典型。开展点亮“微心愿”、关爱健康、邻里守望、心理疏导、职业帮扶等“暖新”志愿服务活动,依托邮政服务站点、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等阵地,打造315个“暖蜂归‘宿’”党群驿站、56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小区”,推进商圈、社区、楼宇等建设“友好场景”166个。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167场次,覆盖6312人。
在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培育上再发力。立足宿州实际,制定《宿州市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实施方案》,紧盯重要节点、紧扣重点工作、紧贴群众需求、紧抓服务项目,认真落实15项具体工作,确保志愿服务有主题、有特色,进一步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举办2024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市32个项目参加,“‘益’夜市”等8例优秀项目获扶持资金。“‘尖兵团’亮剑乡村振兴第一线”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省金奖、全国银奖。建立“社工+志愿”典型案例库,收集典型案例及培育对象90余例,“邻里集市”文明实践项目被纳入《安徽社会工作典型案例汇编》。砀山县“青春守护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萧县城西社区等获评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当选类型全覆盖,当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培育“‘益’夜市”“小树苗”等55个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王迪、许春华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打造了“邻里集市”等在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
在激发社会工作人才新活力上见实效。鼓励引导村“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前动员,开展“线上+线下”考前培训,累计培训学时16小时,覆盖6000余人。参加2024年全省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系列活动,入选实训督导2人、“微课堂”2个、案例征集2例,入选总数居全省前列。积极承办2024年“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优选3名选派人员、2名培训人员。埇桥区东关街道大泽社区、泗县虹城街道虹乡社区作为全省首批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融合发展试点社区,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促进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
将人民建议征集融入社会治理
“市高新区淮海北路与汴阳三路交叉口绿灯时间太短了,行人常常走一半就变红灯了!”近日,一名市级人民建议特约建议人接到市民反映,立即实地调研并形成建议。市委社会工作部收到建议后,转交市公安局办理。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