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19日第02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市小麦赤霉病预计偏重发生

防控任务约1400万亩次

本报讯(记者 彭序)4月18日上午,记者从市植检植保站获悉,农业专家依据菌源基数、苗情长势和气象预报等因素,结合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预计2025年全市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防控任务约1400万亩次。

目前,全市小麦陆续抽穗扬花,进入施药防治关键期。据了解,由于我市种植结构多为玉米-小麦轮作,利于菌源积累,且主栽品种多不抗赤霉病,田间郁蔽、生育进程不整齐利于赤霉病发生为害。同时,据市气象部门预报,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4成,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4月21日、29日至5月1日和5月6—8日有3次降水过程,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风险高。

为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农业专家建议,要落实“两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全面推行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提质控害增产技术,抢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防治(见花打药),可视天气等情况开展第二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停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建议使用《安徽省2024-2025年度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中重点推荐的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己唑醇等一批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优质药剂。对苯并咪唑类药剂抗性水平较高地区,应慎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专用优质小麦(如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可选用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四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要优先选择适用于飞防作业的液态环保型药剂等,作业时可选择添加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沉降剂等,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农业专家表示,赤霉病防控要大力推行统防统治,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开展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实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