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看!那个白色小汽车会自己驾驶!”4月14日下午,在金方世纪城小区门口,6岁的朵朵指着正在工作的无人快递车兴奋地跳起来。这位通体雪白、小巧玲珑但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配送车,顶着黑色传感装置,像戴了顶贝雷帽,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拍照。
自主穿行街巷,主动避让障碍物,精准识别红绿灯……这位新晋“网红”在机动车道上平稳行驶,反映出我市快递业迎来智能化升级:首批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圆通无人快递车正式上路试运行,以科技感十足的“无接触配送”模式,重塑市民物流体验。
下午2:30,在宿州圆通公司,一辆印有“圆通速递”标识的无人快递车准时“开工”,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包裹装入无人快递车内。只见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轻点“发车”按钮,伴随着提示音,满载包裹的无人快递车沿着提前设定的路线,以平均3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目的地——鹏程小区、金方世纪城快递驿站驶去。
“与传统快递车相比,无人快递车没有驾驶室,车长近4米,几乎都是货箱,车载空间约5立方米,一次最多可装载800公斤快递,大概500件,充满电可维持约200公里的行驶里程。”宿州圆通负责人刘小龙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车辆左转弯,车辆右转弯,车辆等待中,请不要靠近……”一路跟着无人快递车,记者发现,别看它外形憨态可掬,上路时可是位“老司机”。一路上,它始终在车道靠右侧行驶,车顶的“眼睛”眼观六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调整行驶方向,碰到红灯会乖巧地在线后等待绿灯再通行,语音播报及时提醒路人注意避让……它是怎么做到如此智能?
“车上搭载了360度激光雷达和12个高清摄像头,可以360度无死角感知1.5米之内的环境,采用人工智能L4级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支持,具有高度的自主导航、避障和交互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自主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宿州圆通无人快递车运营负责人郭靖介绍,这辆无人快递车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导航系统,而且接入了远程系统,后台配备管理员,遇到紧急状况时,会由管理人员帮助车辆脱困,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20分钟后,无人快递车安全到达鹏程小区北门店,负责人孙晓德已经提前收到了电话及短信提示,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即可开门取件,完成取件关门后,无人快递车将自动前往下一站。
“以前人工配送,快递从市公司转至快递驿站的时间会受快递件数多少的影响,送达时间不固定,现在无论件数多少,无人快递车都会准时出现在门口,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孙晓德对这位“新同事”十分满意地说,有了这辆无人快递车,她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快递揽收、分拣等业务上,保障包裹按时入库。
“目前无人快递车主要承担从市公司到驿站的短驳中转运输工作。”刘小龙告诉记者,以前为了效益最大化,快递都是等集满整车再发车,无人车投用后,半车的快递随时可以投送,不仅提高了时效,还能降低成本。
自引入无人快递车以来,宿州圆通实现提前收发快递,也尝到降本增效的甜头。经估算,使用无人快递车每月能降低成本近5000元!可观的成本改善让刘小龙信心满满,并表示将根据试运行情况,逐步加大投放力度,最大限度降本增效。
“我们会不断细化无人化配送方案,在发车、进站以及时效等环节继续优化,逐步配备更多无人快递车,让市民切实体验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刘小龙说。
宿州首批无人快递车正式上路试运行,这是我市邮政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市邮政管理局始终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探索我市快递无人车场景应用及技术规范,积极推动快递无人车应用。目前,全市共有2辆无人快递车在1条线路进行试运行。
“我们将以此次试行为契机,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推动无人车与智能快件箱等设备深度融合,健全无人车运行监管体系,保障其安全、高效地服务于广大市民,为我市邮政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力量。”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高校、产业园区、大型社区等场景开展“无人车+驿站”接驳试点,无人车的应用显著降低快递末端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 文/ 本报记者 韩蕊 图/ 本报记者 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