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欢迎访问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返回拂晓新闻网    返回数字报首页

04月15日第07版:焦点时评

版权声明:凡来源《拂晓报》数字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拂晓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需严格注明新闻原始来源及作者名称,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好房子”标注民生幸福坐标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被视为“好房子”标准的《住宅项目规范》,并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标准的出台,以“安全、舒适、绿色、智能”为坐标,清晰勾勒出新时代住房建设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对建筑品质的规范升级,更是一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民生进阶。

从“忧居”到“优居”,住房之变刻录着时代的年轮。改革开放初期,筒子楼里十几户人家共用厨房、厕所的逼仄,是城市住房的集体记忆;90年代福利分房制度下,在“靠组织分房,等单位给房”的期待里,藏着人们对独立空间的渴望;进入新世纪,商品房的浪潮让居住空间不断扩容,但“有没有”解决了,“好不好”的新课题又摆在眼前。今天,当涵盖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好房子标准出台时,这场持续数十年的住房升级,正从“住得宽敞”迈向“住得舒心”的新阶段。

翻看新规范中的具体要求,从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到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从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再到户门净宽不小于0.9米,阳台栏杆提至1.2米等。这种技术标准与人性化设计的融合,看似是细微的调整,实则是对生活痛点的精准回应。当住宅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人文考量,房子便不再是冰冷的水泥森林,而是成为关注老龄社会、承载欢笑、安放身心的生活主场。

住房品质升级,既关乎民生福祉,亦蕴藏经济动能。居住环境改善激发消费意愿,品质需求倒逼产业升级。家电卖场中,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成为“换新标配”;社区商业街因环境提升迎来新业态入驻。据统计,今年1—2月份,全国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达2099.83亿元,同比上涨8.73%,绿色环保、智能家居品类增速领跑。一套房子背后,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背后蕴含着建筑、建材、设计、家居、家电等多个行业多家市场的发展与势能。当消费者为环保涂料买单、为智能家居付费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对健康生活的投资、对品质未来的信心。这种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激活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创新活力,也为扩内需、稳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住房品质的提升,本质是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缩影。从“忧居”到“优居”,变的不仅是建筑形态,更是发展理念。今天,以“好房子”标注的安居新标准,既托举起“万家灯火”的民生分量,也沉淀着“住房消费促循环”的经济智慧。当安全成为住房的底线、舒适化作生活的底色、绿色智能点亮未来社区,这或许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朴素的表达:让每个人在城市的细节里,都能触摸到美好生活的坐标。

■ 权静

版权所有: 拂晓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6皖ICP备09024216号-1皖公网安备34130202000028号

地址:宿州市纺织路拂晓报社   邮编:234000

www.zgfxnews.com copyright © 2009 - 2022